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

时间:2023-04-06 10:00:31 来源:网友投稿

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9篇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苏轼书法艺术评价研究姓名张永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古代史指导教师杨加深20071020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9篇,供大家参考。

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9篇

篇一: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苏轼书法艺术评价研究姓名张永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古代史指导教师杨加深20071020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彳亍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牲日期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趣导师签名物赴遨日期盔臼 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关于苏轼书法艺术历代都有人予以赏析、评价肯定和褒扬之声是主流但也有否定和贬低的文字存在可以说。称颂者百诋诃者十”。同时在实践中临习苏书者也代不乏人从苏轼的同代人、南宋、元明、清及现当代人对其书法艺术的鉴赏、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作为尚意书法和文人书法的一座高峰的确有着令人仰望的高度反映着不同时代对书法艺术的审美取向和追求也反映着人们对苏轼及其书法艺术的关注、热爱、向往和理解在八章的介绍、征引和阐述中我们将看到苏轼书法穿越近千年的时空留给人们的惊喜、叹赏、质疑和思索。应该说苏轼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书法家是宋代尚意书风的一面旗帜是影响深远、具有魅力的一代大家虽然他的书法艺术也并非完美无缺无可挑剔本文八章除第一章和第八章之外按历史发展顺序依次捧列。第—章简要介绍苏轼生平与艺术成就。苏轼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本章仅就与书法艺术有关联的部分作了叙述和说明。第二章北宋书法概况苏轼书法艺术的诞生及影响北宋是苏轼的生活年代是书法变革创新的年代是尚意书风形成并震撼人心、声誉鹊起的年代第三章南宋以及金、辽书法概况理学思想对书法浪漫写意风格的第一次“反思”第四章元代书法概况书坛复古主义倾向。。法。的回归又一位书法大家的出现苏轼及宋代尚意书风的被逵障。第五章明代书法概况。明代对苏轼书法的全面审视。宋四家”提法的高频出现以及捧名问题的讨论。第六章清代书法概况清代书法的多姿多彩。帖学、碑学的并进发展对苏轼书法评价的客观、辩证第七章现当代人对苏轼书法的评价“文人书法”苏轼书法的启示意义第八章小结。苏轼书法评价内容的划分、评价曲线的画定关键词苏轼书法艺术评价研究原因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           眦         ∞   叩  印  ∞ 剐蟹姗    眦 惦  ’ ∞         胁           呦         ∞   嘲印   ∞锄     删鼢        喇     孤              瓯 ∞           危    糟 坨     锄        ’     卿  也  曲    嘣 ∞毒    嘣         印     砒 ∞彻                ’ ∞   卿  缸粕                 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舀          锄    卸        锄       啪 ∞   砒     朋强自   ∞   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喇咖        彻”  ∞        他        ∞     ‘     呲越 ∞锄 咖        矗 坞  龆邪   鹊         ’ 彻      岛        ∞锄 岫  删        锄       脚    她   硼    ∞   嗵 蛳锄 嚣翻       曲      辑    ∞         ’ ∞   鲫  舔 ∞   牟               血   彻       柚 ∞鹅柚       鲫【   ∞      嘣 ∞     锄       髓  ∞ 蛐     印   【         口          刚  ’     ∞缸   ∞                 嘲       眦 伽”、Ⅳ         砒    ∞∞锄    】咖       曲       卿   陆缸胁       彻 孙  鹞・                “    蛳      培     丘      塘   彻           ’ 山前  印  糟锄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州    珂止 矗即时蛳眈玎    的  ∞ 碹】瑜         场 疵       删置    饼    ∞   锄饥   —          嘲’  ∞  ∞  地  叭∞ 砒   ∞   脚   印 口           翱盯  帮      卿    硎     唧  吼      帆  掉  吡锄 讯  硼 ∞       ’ 德           曲     舱时 弱恤 吼              舭            址 ∞      鲫   锄  劬        龇∞    呻       ‘‘     ∞  啪    ’  油酬     砒 ∞锄 蠡          ∞叫舢   口豁         哺          ‘    够哆  细       觚  ∞      啊        啦     ∞   砸           ‘‘       ∞ ’叽  ∞ 舳            脚     盯向                 Ⅵ 柚    撼      卿   眦          咖  也          ‘‘     也    鲋酽Ⅱ博哟   “      印 广 璩印    锄  ∞    盯 恻     舒印   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讪    ”啷  印            恤螂         破 ’          惋        锄     鲫       ’           舶         哦锄      五嗍 伽 ∞ 。  啊   ∞              ’柚     ∞    鲫  山      朋∞     既  印   Ⅸ    吡吼             哆’               幅时   呜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舶      ∞   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嘲                  锄   巧   №如     吐    跚  缸         ∞   卿       盯∞ ∞          Ⅶ     ∞      ’ ∞¨ 鲫  舶      咖    咖  恤 嚣     油‘切   鲫        躺”锄 曲      越               舯曲                      峭 ∞ 螂 吣         ∞       缸         锄   忱     “          脚  啪        坤鬻盎   ∞ 辩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前言一、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概况对苏轼书法艺术的评价也像他本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一样浮浮沉沉有推崇和褒扬这是多数人的看法也有不解、贬低和批评。数量不多但有时这种批评十分尖锐。虽然他不像王羲之、颜真卿、赵孟援、董其昌那样由于追随者甚众加之帝王的喜好从而成为朝野效仿的楷模但苏轼书法艺术 理论和实践 、“苏体”的影响却是绵延不绝的这种影响有时显著有时仿佛纤弱然而作为开风气的艺术宗师和书法史上的一种传统是被后世肯定和关注的。目前学术界、书法界对苏轼书法的研究据笔者检索到的材料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一是综合研究类即把苏轼作为一位历史名人作尽量全面的研究、介绍书法艺术成就只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与他诗词成就的介绍相比显得颇为简略。如各种苏轼传记、苏轼资料汇编苏轼诗词文集等。二是鉴赏类这类研究附有大量图板针对苏轼某一具体书法作品着重征引前辈评点。也注入自己看法表明自己观点加以介绍和研究。如张弘主编‘苏轼书法鉴赏》 链权利著‘苏轼书法精品集》量等。三是各种书论、书法专著中有关苏轼书法艺术评价的部分。如陈振滚‘尚意书风郗视》回、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的《历代书法论文选》  唐张彦远辑、洪丕谟点校的‘中国书学丛书 。、沈培方、洪丕谟选编并注‘历代论书诗选注》 、崔尔平选编、点校‘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 、季伏昆编著‘中国书论辑要》 、刘遵三选编‘历代书法家述评辑要  、陈滞冬著‘中国书学论著提要》 等等。四是史学 包括书法史艺术史 研究中介绍苏轼生平、地位和影响的文字部分涉及其书法艺术领域。散见于各种版本的中国古代历史著作和书法史著作。远方出版社    年 月第 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 年  月第 版 人民美术出舨杜  帅年第 版 上海书画出版杜    年  月第 版’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 蹦年 月第 版 上海书画出版社    年 月第 版。 上海书螽出版社    年 月第 版。 江苏美术出版社  瓣年  月第 版全一册・‘齐鲁书社...

篇二: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

载之前请注意:

 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问题,请尽快和我联系 2:如果遇到文件中有些地方图片显示不出来的,可能是文档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和我联系,我将图片发送给你,给你带来的不便表示抱歉!请邮箱联系:lcs012@gmail.com

 有关苏东坡的论文如何写

 有关苏东坡的论文如何写

  老师要我们写唐诗宋词与人生的论文我想写苏东坡要把他和我们的人生联系起来怎么写呢好难写哦大家给点思路哦或是有关的论文给点思路也行啊你好!给你作为参考。

 《遥想东坡》 2000 年,法国《世界报》报道了 12 位生活在公元 1000 年左右的、被该报称作“第一千年世界历史的 12 位英雄”东西方著名人物,其中有神圣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皇帝以及我国北宋时期的大文豪和名臣苏东坡。

  东坡是我喜欢的古人,我对这位天才般的人物有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崇敬。东坡留下了传世的华章,也留下了值得让人深入研究和品味的为官为人之道。他才华横溢,思想透彻,感受敏锐;他诙谐幽默,率真自信,慷慨厚道;他清高孤傲,飘逸不群,谦虚谨慎;他热爱生命,亲切热情,关怀百姓„„每每读到有关东坡的文字,心是净的,也是静的。东坡给我的震撼,是人格上的,也是灵魂上的。

 近日读美籍华裔学者李一冰先生写的《苏东坡大传》,我被作者那种写实而生动、严谨而不失风趣的笔触和典雅的文字所吸引。这本书最初是由台湾联经出版社 1983 年 6 月第一次出版,原书名叫《苏东坡新传》,多次重印,被公认为是了解、研究苏东坡必读的传记之一。现在我所阅读的版本是九州出版社从联经社引进版权后在大陆出版发行的。余秋雨先生曾这样评价《苏东坡新传》:“是文字较为典雅的学术著作,大抵让苏轼以其诗文来自道生平,作者 的归结甚有见地。”

  随着阅读的深入,东坡的形象在我脑海里更加丰满和生动起来。就如李一冰先生自己所言:“苏轼是一个力求精神自由、富有性情的人,所以喜欢和朋友作毫无遮拦的谐谑,恣意说笑,但却绝对容忍不了庸俗,特别厌憎虚伪的做作。他是一个求痛快的人,假使不能怒骂,他就用‘嘲讽’来发泄这种情绪。充满机智的嘲讽使旁人称快,却也使受者刻骨仇恨。然而,一千年来,同情他的多数人,从那些讽喻中,领略他的热情,欣赏他的正直。”(《苏东坡大传·浩气不亡》)的确,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几个人能像东坡那样拥有丰富的一生?有几个人的为人处世能像他那样旷达超然?有几个人领悟生命能有他的心智和性灵?有几个人有他那种“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的豁达和潇洒?又有几个人有过他那种“达则金马玉堂为帝王师,穷则食芋饮水为南荒逐

 客”的经历?

 与其他有关苏东坡的传记不同,李一冰先生写的《苏东坡大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李一冰先生的《苏东坡大传》中,事无巨细,其资料来源皆详备,且多标明出处,全书仅参考书目就达 200 多本,体现了作者那种求真、求实的创作态度,从而使我们能尽最大可能地感受和体会到一个真实的、历史的东坡,使我们对东坡的喜怒哀乐能感同身受,而正是这点,常让人不禁掩卷长叹,唏嘘不已,如同回到了九百多年前的宋朝,同东坡一起在宦海浮沉,真切地感受他以豁达旷放对待悲苦愁闷的复杂心态。

 其二,在内容的选取上,作者独辟蹊径,十之八九的内容皆取材自东坡的诗词,参照其他文集资料,勾勒出东坡一生不平凡的际遇。东坡与杜甫一样,皆非纯粹的抒情诗人,他写诗都以事实为主,许多作品后面常有特定的事实背景或包涵独特的生活经验在内。若不明了东坡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地位,不体察他所遭遇的经验事实,就无法真正读懂他的诗词;而不充分了解他的诗词,后人也就无法触摸到东坡内心感情的脉搏。东坡的一生,历尽坎坷,常被命运摆布,在极不自由的境地里,独行于荆天棘地之中。从他的青年时代起,直至客死常州为止,四十多年里他陆续写成的诗篇,传至今天有二千四百多首,不论是当哭的长歌还是欢愉的短唱,全是从他性情深处倾泻出来的真实情感,生命中自然流露的天真。正如作者自己所言:“为苏东坡写传记,绝对不愁资料贫乏。”“东坡自己的文字,当然是其传记的第一手好资料„„在塑造东坡这一人物形象上,此(其诗作)是血肉材料的无上宝库。”

 其三,作者在刻画东坡这一形象时,从大处着眼,细处落笔。作者是将东坡放在处于动荡、变革的北宋这一背景之下来进行刻画的,东坡跌宕起伏、曲折坎坷的一生实际上就是北宋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缩影和折射,而在刻画东坡这一人物形象时,作者却有选择性地从一些细微之处着笔,使他笔下的东坡真实、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比如,为了刻画东坡的顽强和达观、宽容和慈悲,作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东坡一生屡遭政治陷害,对他下手最狠辣的大概莫过于章敦这个人。贬东坡于岭南、于海南,想把东坡置之死地的正是此人。因此,后人谈论东坡者常会论及章敦,对章敦一般都深为憎有关苏东坡的论文如何写_第 2 页

  恶。等到东坡终于得以北归,章敦被贬岭南,以一般人的见识,东坡这时即使不幸灾乐祸,至少也可拍手称快,但东坡却不是这样。全文引用了章敦的儿子章援写给苏东坡的一封信和苏东坡的回信。章援的信凄凄哀哀,诚惶诚恐,他为了老父亲向苏东坡求情。他以为北归的苏东坡定能拜相,而拜了相的苏东坡大概不会忘记他父亲昔日的种种迫害,所以他满纸泪水地写信求情。苏东坡抱病回信,信中说:“ 轼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但已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 。”在信中,东坡不仅把章敦认作老友,从而打消章援怕他向其父报复的顾虑,而且让章援转告其父如何储药养生。卧病在床不久就辞别人世的东坡,竟不

 惜耗费残余的一点心力精力去向“仇人”的儿子亲笔回信,还不厌其烦地转告这“仇人”如何保养身体,这样的心胸情怀在几千年的传统文人中鲜少见到。

  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东坡已经看透了让人疯狂的政治斗争,因此也很明白权力如何让他昔年的好友章敦变得那样歇斯底里。他没有简单地情绪化地把章敦当做小人看,而是照旧把他当做人来怜悯。这当然需要广阔的胸怀、慈悲的心肠,但也得力于东坡认知的通达。如果说钻牛角、认死理、走极端是传统文人的通病的话,那么东坡则是一个相当难能可贵的反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东坡的这首颇有哲理的诗最能说明他对人间万物的认知态度,而他的人生态度与这种认知态度密切相关。

 读完此书,掩卷而坐,不仅对东坡的才华、东坡的人格、东坡的胸襟有了一种更具象、更感性的认识,而且对他的诗词也有了更深的体悟和理解。不少诗句让人情不自禁地反复吟咏,或觉两颊生香、回味悠长:“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让人似乎已经闻到枣花和黄瓜的清香;“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随手勾勒,竟是一幅上佳写意;或觉荡气回肠、飘逸不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或觉细腻婉约、催人泪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从他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如,写送别,“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让人感叹人生的离多聚少;写友情,“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让人仿佛回到了九百年前的宋朝;写留人,“雪意留君君不住,从此后,少清欢”,东坡那种寂寞寥落的神情恍如在眼前。只有洞彻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道理的人才会说出“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这样平淡而优雅的话来。

 东坡无疑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要想用一部书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第一大才子”准确而真实地描绘出来,无疑是有挑战性的,而李一冰先生很努力地做到了,在他的《苏东坡大传》中,我们知道了:东坡不仅是一位文坛巨擘,他还是一个将儒家的入世、佛家的出世、道家的养生调和起来,在顺境与逆境的变更中,在入世与出世的交互中,从释道儒三者的会通合流和碰撞激荡中寻求精神自由、完成人格修炼的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政治家。他不为官位所迷惑,关心民间疾苦。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

 为善一方。幼主哲宗即位,他被召回朝廷任中书舍人,两年当中,为皇帝起草诏令达 800 多件。在贬谪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还在黄州组织过一个社团,跟当地猖獗的溺婴行为作斗争,在杭州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公立医院„„苏东坡的从政生涯同他的诗文书画一样,都属于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诗文永远值得我们诵读,他的为官为人之道同样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品味。正是东坡为人那份难得的坦诚、直率和心地善良,让后世之人提到他时就倍感有关苏东坡的论文如何写_第 3 页

  亲切。也正如李一冰所说:正是他那胸襟浩荡而正气凛然的伟大人格,使他赢得了后世广泛的崇敬。

 对东坡最精彩的概述„„ 苏东坡传的序,我以为。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存心给他写本传记的念头,已经存在心中有年。1936 年我全家赴美时,身边除去若干精选的排印细密的中文基本参考书之外,还带了些有关苏东坡的以及苏东坡著的珍本古籍,至于在行李中占很多地方一事,就全置诸脑后了。那时我希望写一本有关苏东坡的书,或是翻译些他的诗文,而且,即便此事我不能如愿,我旅居海外之时,也愿身边有他相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现在我能专心致力写他这本传记,自然是一大乐事,此外还需要什么别的理由吗?

  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对这种人的人品个性做解释,一般而论,总是徒劳无功的。在一个多才多艺,生活上多彩多姿的人身上,挑选出他若干使人敬爱的特点,倒是轻而易举。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问的凤毛麟角,不可数数见的。而苏东坡正是此等人!他保持天真淳朴,终身不渝。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与利害谋算,与他的人品是格格不入的;他的诗词文章,或一时即兴之作,或是有所不满时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正如他所说的“春鸟秋虫之声”;也未尝不可比做他的诗句:“猿吟鹤唤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

 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因是之故,一直到今天,读者仍以阅读他的作品为乐,因为像他这一等人,总是关心世事,始终抗言直论,不稍隐讳的。他的作品之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亦庄亦谐,生动而有力,虽胥视情况之所宜而异其趣,然而莫不真笃而诚恳,完全发乎内心。他之写作,除去自得其乐外,别无理由,而今日吾人读其诗文,别无理由,只因为他写得那么美,那么遒健朴茂,那么字字自真纯的心肺间流出。

  一千年来,为什么中国历代都有那么多人热爱这位大诗人,我极力想分析出这种缘故,现在该说到第二项理由,其实这项理由,和第一项理由也无大差别,只是说法不同而已。那就是,苏东坡自有其迷人的魔力。就如魔力之在女人,美丽芬芳之在花朵,是易于感觉而难于说明的。苏东坡主要的魔力,是熠煜闪灼的天才所具有的魔力,这等天才常常会引起妻子或极其厚爱他的人为他忧心焦虑,令人不知应当因其大无畏的精神而敬爱他,抑或为了使他免于旁人的加害而劝阻他、保护他。他身上显然有一股道德的力量,非人力所能扼制,这股力量,由他呱呱落地开始,即强而有力在他身上运行,直到死亡封闭上他的嘴,打断了他的谈笑才停止。他挥动如椽之笔,如同儿戏一般。他能狂妄怪癖,也能庄重严肃,能轻松玩笑,也能郑重庄严,从他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他享受宴饮、享受美酒,总是热诚而友善。他自称生性急躁,遇有不惬心意之事,便觉得“如蝇在食,吐之方快。”一次,他厌恶某诗人之诗,就直说那“正是东京学究饮私酒,食瘴死牛肉,醉饱后所发者也...

篇三: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

国文学艺术的历史上, 苏轼是以为有多方面卓越成就的人。这里且不说他在哲学思想上的成就, 也不说他在书画艺术方面的造诣, 也不谈西湖的苏堤和饮食中的东坡肉等等 , 单就文学方面的地位而言, 有关诗, 人称“苏黄” (苏轼与黄庭坚), 又有“苏门四学士”;有关词, 人称“苏辛“苏轼与辛弃疾”; 有关文, 人称“三苏”(苏洵、苏轼、 苏辙父子), 而“三苏” 有据着“唐宋八大家” 的三席。

 可以说,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甚至整个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位奇人。

 因此,要为这样一位大家编选一部简要而恰当的文集, 向广大读者展示其多方面的文学成就,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然而, 这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这不仅因为在我们生活中无论艺术方面, 抑或人生方面, 都或多或少存留着苏轼的影子, 更为重要的是, 我们依然极其需要苏轼。

 苏轼(1036-1101), 号东坡, 字子瞻, 眉山(今属四川)

 人。

 他二十一岁时, 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 与弟弟苏辙高中同榜进士。

 从此, “三苏” 以文名显赫于朝中, 而以苏轼的文名最大。

 我们要粗略知晓苏轼文学成就的由来, 恐怕要从两方面来着眼。

 一是苏轼生活的时代。

 宋代以重视文人而著名, 在整个宋代的历史上, 文人虽然不免卷入政治斗争, 但遭受致命打击的甚少。

 我们现在欣赏的欧阳修的你《醉翁亭记》、 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等一大批著名篇章, 都是他们在遭贬谪时创作的, 而其内容, 多半没有唐代柳宗元、 刘禹锡等人的激愤, 而是充盈着凄婉、 甚至闲适与飘逸。

 另一方面, 自宋代始, 理学发达, 谈禅盛行, 整个人文环境比较宽松, 比如, 王安石与苏轼虽然是一时的所谓“政敌”, 却在其他场

 合多有唱和赠答。

 可以说, 宋代是历史上最适合艺术发展的朝代, 而文人气最足的艺术就产生在这个朝代, 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就是苏轼。

 二是苏轼丰富的生活经历与修养。

 苏轼青年时代进入朝中, 曾经显赫一时。

 然而, 由于他一方面对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的措施有意见,另一方面又不能容于所谓的保守派, 故而屡遭贬谪。

 从他被贬黄州团练副使起, 历移杭州、 密州、 登州、 徐州、 湖州、 黄州、 汝州、 颍州、乃至儋州, 最后病逝于常州。

 其生活随着当时的朝政变幻而不断变动,而且在朝野之间时出时入, 经历了宦海风波和人生荣辱。

 这客观上丰富了他的经历, 增长了他的见识, 更锻炼了他的意志。

 苏轼能做到儒、释、 道兼修, 在诗词文赋诸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 恐怕与他这种特殊的经历相关, 当然也与他超人的禀赋、 旷达的性格等因素有关。

 在诗歌方面, 苏轼一改唐诗的蕴藉风格, 而是“以文为诗, 以议论为诗”, 比如其《题西林壁》, 堪称哲理诗、 禅诗之上乘之作, 是我们于唐诗中少见的面目。

 清代的大学者赵翼这样评价苏轼:

 “大概才思横溢, 触处生春。

 胸中书卷繁富, 又足以供其左旋右抽, 无不如志。其尤不可及者, 天生一枝健笔, 爽如哀梨, 快如并剪, 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

 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 《瓯北诗话》 卷五)

 后世的文士们, 多半认可赵翼的这段话。

 然而, 苏轼的这一特点, 在宋代诗坛演化为一种时尚, 后人多所诟病, 比如崇尚唐诗, 作诗讲究 “形象思维” 的毛泽东, 就批评宋诗“味同嚼蜡”。

 在词的创作方面, 苏轼一改晚唐五代以来柔媚小巧的词风, 而且

 表达更加丰富广阔的内容, 比如【念奴娇】“大江东去”, 即是其代表作。

 然而, 对苏轼豪放词, 当时即有其幕士讥曰:

 “柳郎中词, 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 唱“杨柳岸, 晓风残月”; 学士词, 须关西大汉, 执铁板, 唱“大江东去”。”(宋· 俞文豹《吹剑续录》)

 金代大文豪元好问则对苏词作出了较为准确的评价:

 “自东坡一出, 性情之外, 不知有文字。”(金· 元好问《新轩乐府引》)

 事实上, 苏轼之后, 辛弃疾诸人在豪放词方面继续开拓, 终于丰富了宋词的风格, 提高了宋词的境界。

 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 中评曰: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可以说, 宋词作为有宋“一代文学”, 苏辛二人实为主将。

 苏轼的散文, 成就似乎较其诗与词更大, 无论其政论之 《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 还是小品之《放鹤亭记》、《喜雨亭记》、《石钟山记》, 还是小赋之《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都达到中国散文的最高成就。

 苏轼在《文说》 中曾不无得意的说:

 “吾文如万斛泉涌, 不择地而出, 在平地滔滔汩汩, 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 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可知者, 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不可不止。” 其实, 这正是苏轼散文风格的自我评价, 也是中国散文的至高境界。

 比起韩愈文的拗折奇警, 柳宗元文的冷峻奇拔, 欧阳修文的平易实在, 人们似乎更喜欢汪洋恣肆的苏轼散文。

 苏轼的文学成就如此丰富博大, 故本集只是选辑了其诗、 词、 文三方面长期为人传诵的名作, 共 140 篇, 或者能体现苏轼的主体成就。编选之后, 每一篇都作了通俗性的介绍和注释, 又作了艺术方面的新

 评, 力求表达出编者自己的认识。

 为方便读者使用, 末附“苏轼年谱简编”、“苏轼著作版本举要”、“苏轼研究论著论文举要” 及“ 《苏轼集》 名言警句”(正文中用着重号标注)。

  一 苏轼(1036-1101), 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 书画家。

 字子瞻,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人。

 嘉佑二年(1057)

 进士, 深受梅尧臣和主考官欧阳修赏识。

 仁宗末年, 上制策, 要求政治改革。

 然而在王安石变法时, 因政见不合, 上书反对变法。

 由于未被采纳, 便请外调, 出任杭州通判, 转知密、 徐、 湖三洲。

 元丰二年(1079)

 因“乌台诗案”入狱, 后贬黄州, 乃筑室东坡, 号东坡居士。

 哲宗即位, 改元祐, 高太后临朝, 启用旧党司马光, 招苏轼任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 知制诰。因反对尽废新法, 引起旧党疑忌, 出知杭、颍、定三州。绍圣元年 (1094)哲宗亲政, 新党得势, 贬斥元佑旧臣, 又被贬至惠州、 儋州。

 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 病逝于常州。

 谥文忠。

 苏轼是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 宋代文学的又一位宗师。

 在思想上, 他融儒、 佛、 道为一体:

 入世之志, 超脱之性, 任性逍遥之行集于一身。

 苏辙在论及乃兄的时候指出:

 “初好贾谊、 陆贽书, 论古今治乱, 不为空言。

 既而读《庄子》, 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 口未能言, 今见是书, 得吾心矣。” ……后读释氏书, 深悟实相, 参之孔、老、 博辩无碍, 浩然不见其涯矣。” (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苏辙 《栾城集》 卷二十二)

 这是对苏轼之知识结构, 思想源流非常中肯、 非常

 全面的评价。

 苏轼自己更认为儒、 佛、 道相通又相成。

 他在《南华长老题名记》 中称佛家“一年正真, 万法皆具”, 又说:“子思子曰:“夫妇之不屑, 可以能行焉, 及其至也, 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孟子则认为圣人之道, 始于不为穿寄(yu), 而穿寄(yu)

 之恶, 成于言不言……是二法着, 相反而相为用。

 儒与释皆然。”“南华长老明公, 其始终盖学于子思、 孟子者, 其后弃家为浮屠士氏。

 不知者以为逃儒归佛, 不知其犹儒也……宰官行世间法, 沙门行出世间法, 世间即出世间, 等无有二。” 在《宸奎阁碑》 中又说明佛只有与孔、 老合, 人们才乐于信从:

 “是时北方之为佛者, 皆留于名相, 囿于因果, 以故士之聪明超轶者皆鄙其言, 诋为蛮夷下俚之说。

 璉(怀璉, 赐号大觉禅师)

 独指其妙与孔、 老合者, 其言文而真, 其行峻而通, 故一时士大夫喜从之游, 遇休沐日, 璉未盥漱, 而户外之固屦满矣。

 仁宗皇帝以天纵之能, 不由师傅, 自然得道, 与璉问答, 亲书颂诗以赐之……二升屡遐之日, 天下归仁焉。

 此所谓得佛心者, 古今一人而已。” 在《论修养帖寄子由》 中既说明自己打通释道, 进入“任性逍遥, 随缘放旷”的自在境界。

 以我观之, 凡心尽处, 胜解卓然。

 但此胜解, 不属有无,不通言语, 故祖师教人, 到此便住。

 如眼翳尽, 眼自有明, 医只是除翳药, 何曾有求明方? 明若可求, 即还是翳。

 故不可言翳外无明。

 而世之昧者, 便将颓然无知, 认作佛地。

 若如此是佛, 猫儿狗子, 得饱熟睡, 腹摇鼻息, 与土木同, 当恁么时可谓无一毫思念, 岂可谓猫儿狗子已入佛地? 故凡学者, 但当观心除爱, 自粗及细, 念念不忘, 会作一时, 得无所除。”《祭龙井辩才文》 更体现出苏轼从总体上沟通儒

 释道三家思想, 体现出兼收并蓄, 自足圆通的博大胸怀:

 “呜呼!

 孔老异门, 儒释分宫。

 又于其间, 禅律相攻。

 我见大海, 有北南东。

 江河虽殊, 其至则同。” 实际上, 正式根于儒术又出入释道, 既有儒者修、 齐、 治、 平直术, 还有佛家的大自在之方; 本于儒则入世济民,追求功业; 出入佛老则宠辱皆忘, 波澜不惊; 任性逍遥, 随缘放旷;纯任自然, 超脱达观; 无往不适, 进入圆融通脱的化境, 所以苏轼才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奇才。

 由苏轼上树特殊的思想性格所决定, 他的文艺观便深深地印上了儒、 释、 道合而为一的色彩。

 他在文学创作上, 特别强调这样几点:

 一是重视文学作品的内容, 强调有为而作, 不为空言。

 在这方面,苏轼可以说有家学渊源, 在《凫绎先生诗集叙》 中, 他追述父亲苏洵当年评论凫绎先生之诗文, 针砭时弊, 表述自己的文学观, 对自己进行交道:

 “昔吾先君适京师, 与卿大夫游, 归以语轼曰:

 “自今以往,文章其日工, 而道将散矣。

 士慕远而忽近, 贵华而贱实, 吾已见其兆矣” 以鲁人凫绎先生之诗文十篇示轼曰:

 “小子识之:

 后数十年, 天下无复为斯文者也。

 先生之诗文, 皆有为而作, 精悍确苦, 言必中当世之过, 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 斫斫乎如药石必可以伐病。

 其游谈以为高, 枝词以为观美者, 先生无一言焉。” 其后二十余年, 先君既没, 而其言存。” 同时, 苏轼年少即好陆贽之书, 那时“论古今治乱” 就“不为空言”(见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入仕之后,他更注意这一点。

 在《答俞括书》 中, 他首先赞扬俞括为文“有意乎经世致用”。

 又说这是他“平生所望于朋友与凡学道之君子也”。

 尔后

 有特意把陆贽的一篇奏议抄录下来送给俞括, 要他效法。

 在《答王庠书》 中他又说:

 “儒者之病, 多空言而少实用, 贾谊陆贽之学殆不传于世。” 很是惋惜。

 应该说, 他的这方面思想, 显然受儒家经世致用的功利主义思想影响。

 二是在艺术形式方面, 他追求得心应手的境界, 讲究辞达的效果。其实, 这也是苏轼提出的艺术标准之一。

 他说: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 内外不一, 心手不相应, 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而操之不熟者, 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 岂独竹乎?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又说:“孔子曰:“言之不文, 行而不远。” 又曰:“辞达而已矣。” 夫言止于达意, 即疑若不文, 是、 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 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 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 而况能使了 然于口与手者乎!

 是之谓辞达。

 辞至于能达, 则文不可胜用矣。”既要“使是物了然于心”, 又要“了然于口与手”, 这就是得心应手,也就是“能达”。

 在《答王庠书》 中他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辞至于达,足矣, 不可以有加矣!” 前后所示著述文字, 皆有古作者风力, 大略能道意所欲言者。” 显然, 苏轼这种艺术标准的理论基础是儒家的文艺观, 主要是孔子的“辞达” 说。

 三十在创作自由与艺术法度、 艺术规则、 艺术规律问题上, 苏轼追求游刃有余的境界。

 他说:“道子画人物, 如以灯取影, 逆来顺往,旁见侧出, 横斜乘除, 得自然之数, 不差毫末;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所谓游刃余地, 运斤成风, 盖古今一人而已。”( 《书吴道子画后》)

 虽出新意, 但在“法度之中”; 既有妙理, 又在

 “豪放之外”。

 一言以蔽之:

 要在艺术法度、 艺术规则、 艺术规律中“游刃有余”, 得到创作自由。

 苏轼自己再《自评文》 中得意地说出自己这种得意境界:“:“吾文如万斛泉涌, 不择地而出, 在平地滔滔汩汩, 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 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可知者, 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不可不止, 如是而已矣。” 评价别人文章时, 一旦遇到这种佳境, 他便大加赞扬:“ (文章)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 但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 《答谢民师书》)

 赞美谢民师所作文章自由表达, 摆脱形式限制, 恰到好处, 取得自然流畅, 波澜起伏的艺术效果。

 那么, 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苏轼认为关键是对艺术法度、 规则、 规律的熟练把握和运用, 从必然王国, 进入自由王国, 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从而获得游刃有余的创作自由。

 他说过:“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曰:“以无所得故而得。” 舍利佛得阿罗汉道, 亦曰:

 “以无所得故而得。” 如来与舍利佛若是同乎? 曰:

 何独舍利佛, 至于百工贱技, 承蜩意钩,履狶画墁, 未有不同者也。

 论道之大小, 虽至于大菩萨, 其视如来犹若天渊, 然及其以无所得故而得, 则承蜩意钩, 履狶画墁, 未有不与如来同者也……口必至于忘声而后能言, 手必至于忘笔而后能书……口不能忘声, 则语言难于属文; 手不能忘笔, 则字画艰于刻雕。

 及其相忘之至也, 则形容心术, 酬酢万物之变, 忽然而不自知也。

 自不能者而观之, 其神志妙达, 不既超然与如来同乎? 故《金刚经》 曰:“一切贤圣, 皆以无为法, 而有差别。” 以是为技。

 则技疑神; 以是为道,则道疑圣。”( 《虔州崇庆禅院新经藏记》)

 显然, 这是融会庄禅之后得

 到的妙语, 受佛家和道家思想的双重影响。

 苏轼的文学主张在其创作实践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 在诗、词、 文这三种主要的文学样式上, 他都取得了十分杰出的成就, 是无可争议的宗师。

  二 苏轼在词这种特殊文体上的贡献和开拓比他在诗文上的成就更为突出。

 这种贡献和开拓既在理论观念上有突出的表现, 又在其创作实践中有生动的体现。

 首先...

篇四: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以“苏轼”为素材的高考优秀作文片段(附写作思路指引)

 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因此让人顿悟。

 于是他逍遥红尘,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了。

 ——四川考生《风,可以穿越荆棘》

 2、湖北卷话题:买镜

 黄州赤壁下的游船上,苏轼正在与客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你在照了哪面镜子之后,才决定拥抱‘东方之既白’而鄙视官场仕途的斗争倾轧?”不愧是豪放派祖师,苏轼马上向天一指,“是它!”我抬头一看,见一轮明月高悬苍天,不禁再次泄了气;所谓“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苏轼以明月为镜,明是明了,却又怎么买得下来?懊悔之际,苏轼兀自在身旁说下去:“曾几何时,以为身沉宦海;与月对饮,方知我心依旧。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月镜映照出这许多美景,又怎能不令我流连忘返,高歌‘大江东去……’”

 ——湖北考生《寻觅那片理想中的明镜》 3、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雨渐渐小了一些,苏轼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

 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风雨,唱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阳光,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

 缓缓走着,心情渐渐轻松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起来。晚风习习,云散天开,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回过头,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场风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获。

 4、忘记和铭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躺在一叶扁舟上,任由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沉沉浮浮。苏轼瞑目沉吟:忘了吧,你看那三国周郎,何等风流倜傥,意气风发,一代名将啊!如今,还不是随着这长江滚滚东流,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想到这儿,苏轼笑了,好,就让我忘记这郁郁不得志的愁怀,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就让我铭记那曾经有过的豪情壮志,凝成诗篇,然后让后人铭记。日落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江面一片灿烂。

  5、说“安”

 “乌台诗案”的惨酷经历使天真的东坡一度陷入精神的困境——他从监狱走向黄州,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向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他不得不深自闭塞,扁舟草履,垦荒种地,杂处于渔樵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一首《卜算子》,真实地记录了东坡对于人生痛苦的反思。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他无情地剥除了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即便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利益或声名。在对痛苦的反思和超越中,他渐渐回归于澄明、空灵、淡泊与安然。

  6、一枝一叶一世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词一句总关情。

 高考作文赏析 苏轼的赤壁 福建考生 风飘飘,水潺潺,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

 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纪缅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

 赤壁只为苏轼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评析:

 以“苏轼的赤壁”为文题,意味深长,对豪放派大诗人苏东坡的评价,从具体的历史事实、苏的原著下笔,展开分析,内容真实可靠。语言精粹,富有文采,文中缅怀古人的写法极为别致,无论是在叙述、引用,还是在议论、抒情中,都处处散发着浓烈的文学情趣,时时展现着深厚的文化氛围,将阅读者领进“历史”“文学”的情境之中,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品味高雅,底蕴深厚,耐读、耐品,有味、有趣。

 诗人·明月·黄花

 一、东坡的明月 浪淘沙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这首词是我特意写给贬谪之后的苏轼的,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

 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明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

 认识自我就是东坡的明月,照耀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长河。

 二、易安的黄花

 南楼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这首词是我填给历尽漂泊的李清照。

 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

 十六岁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她是一个生活富裕,幸福美满,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的她,在雁字归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易安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孤灯,蹒跚的走过。

 认识自我就是易安的黄花,随风而逝,哀而不伤,愁苦之中蕴含勤和美丽,它的颜色虽与世人心中的颜色不同,却总能显出奇异的光彩。

 评析: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功底深厚。全文行文流畅,充满诗情画意。特别是能在很短的考试时间内自填两首词作为每部分的开头,文采斐然,不同凡响。所填之词虽不完全符合格律要求,但也算出类拔萃,足见该考生读书多,文学修养高,语文素质优。

 说

  安 中国的古诗中常有这样的画面:夕阳落下去了,乌鹊在远处悲鸣,秋霜在不觉中落在树枝上、草叶上,转瞬间,满眼皆是。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诗人们往往就在这样的秋夜时分听到了夜半的钟声。

 人生在世,不尽人意者十之八九,失意之时,寻一座古刹,让那噌弘的钟声,慰藉受伤的心灵,给它最温柔的安抚。

 一树梅花、一只白鹤、一座古寺、一个闲人。在人生旅途上看清了风云惨淡的林和靖远离了尘世的喧嚣,避开了俗事的纷扰,躲入了幽静的山林,听到了噌弘的钟声。他在这幽静的山林中的到了自然最温柔的安抚。

 中国的诗人们在红尘中饱受精神的磨难,在山林的钟声中得到了灵魂的安宁。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理想的较量中,这些山林深处的隐居者并没有输,他们始终让自己的灵魂站在巅峰上,站在俗世中人永远也爬不上去,甚至永远看不到的巅峰上。

 被安抚的心灵不会永远平静,风再起时,水面也许还会泛起涟漪。只有真正的释怀,才是恒安之道。失意之时,寻一方净土,做一件实事,让那款坎的钟声不仅安抚我们受伤的心灵,更给它深刻的启示。

 经历乌台诗案,从仕途的巅峰一下子跌入谷底的苏子瞻对清风朗月,看水落石出,听余音袅袅,释千古之愁。当佛印感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当林和靖去寻“梅妻”的“疏影、暗香”,苏子瞻却在孤山寺的钟声里听到了更多。那钟声撞击着他的心灵,撞碎了旧梦,却又启示了前程。

 于是,西子湖畔,一道长堤筑起来了,历经千年。

 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一道苏子瞻在孤山寺古钟余响里,放弃对功名的追逐,释然的回归本性,回归自我的心灵的堤。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世事沧桑,风云变幻。心灵太柔软,古寺太遥远。那么,面对失意,让我们归于平静,争取内心的恒久安宁吧。

 偶尔,到自己心灵的古寺中走走,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简评]

  这是一篇词藻华美的论说文。作者从两个层次展开议论:1 远离尘世,避入山林,可以得到内心的安宁;2 成就功业,为民造福,可以得到恒久的安宁。第一个层次作者选取了林和靖为事例,分析了他对世俗的厌烦,对山林的向往,在山林中的怡然,并将这种怡然归结为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超越一切的胜利。第二个层次是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的升华,苏轼与林和靖都醉心于山林,但是,苏轼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修筑苏堤,为民造福,这样他的内心就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安宁:恒久的安宁。

 文章词采华美,运用了大量的诗词名句。这些名句都是日常学习中的积累,例如文章开篇巧妙化用《枫桥夜泊》,展开场景的描写,又如文章画线部分《赤壁赋》的灵活运用,都是值得同学们借鉴的。

 位置和价值 站在哪里? 一个人站在人生的转折当口,一切都变得那么的不确定,明天你将站在哪里?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多么圆满的人生路!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

 “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被抛到这荒凉凋敝的黄州。

 在这里,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都不能让他那颗高傲的心屈服。

 站在赤壁之下,登上文学之巅。

 翻开历史的下一页,我又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苏轼—— 在这里,再次被迫远离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求? 站在西子湖畔,成就人生之巅。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左右人生的顺逆,如不系的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但是只要有一颗不屈的心,一颗爱人的心,那么,何必在乎站在哪里呢?站在哪里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简评] 这是一篇议论文,文章选取了苏轼人生的两个点:1 被贬黄州,2 修筑苏堤。这两个事例恰恰发生在两个“位置”:黄州赤壁、杭州西湖,这两个事例恰好又是苏轼的两个重要人生阶段,苏轼在这两个阶段处于不同人生位置:低谷、中间。在这两个“位置”上苏轼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创造了不朽的价值:在黄州成就文学顶风,在杭州修筑千古苏堤。

 文章在第一部分充分使用了中学阶段课本中所选的苏轼的经典诗文。这些诗文大多是高考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作者在熟练背诵的基础上将一些词句灵活运用于自己的文章,可以说是一种有心人的非常聪明的做法。体现了学习的灵活性,更达到了高考设置名篇背诵的目的。

 本文的突出特色是选点的精准,位置与价值在...

篇五: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

 卷第 期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苏轼与王安石关系及其评价的审视喻世华苏轼与王安石的关系是苏轼研究绕不开的话题。如何评价他们之间的关系既是困扰宋代政治家、思想家的现实问题也是困扰宋以后的政治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史研究专家的千年难题时至今日仍聚讼不已没有也不可能达成一致的意见。笔者不揣冒昧想就苏、王关系及其评价问题发表自己的一得之见以就教于方家。一、简单而复杂的苏、王关系苏轼与王安石的关系既简单又复杂。如果就其直接交往来说应该说是简单的如果就其牵涉到的问题说的确非常复杂。 一 简单的苏、王交往关系查《宋史・苏轼传》、《宋史・王安石传》、《续资治通鉴》、《资治通鉴长编》以及苏轼诗文集他们直接、间接交往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一是熙宁时期的四次交锋。苏轼与王安石的冲突主要集中在熙宁二年至熙宁四年四月间 苏轼是熙宁元年十    从四川服丧期满回朝的熙宁四年四月离京通判杭州 。宋神宗熙宁二年     年 王安石为参知政事 第二年为宰相 苏轼为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由于两人政治地位悬殊远谈不上直接对抗。熙宁二年     年 五月“王安石以为古之取士皆本于学请兴建学校以复古其诗赋、明经诸科悉罢专以经义、论、策试进士。诏两制、两省、御史台、三司、三馆议之” 《续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苏轼反对变更取士之法并在皇帝召见时直陈“陛下……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轼退言于同列。安石不悦命权开封府推官将困之以事” 《续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①。这可以看成苏轼与王安石的第一次交锋。熙宁二年     年 十一月制置三司条例司十二月“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这就是著名的《上神宗皇帝书》     卜 ”系统阐明反对新法的政见成为当时反对新法奏议中最系统、最完整的一封“安石见而深恶之” 《续资治通鉴》卷六十七 。这可以看成苏轼与王安石的第二次   年 月 千秋功罪任评说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江苏镇江      摘要苏轼与王安石的关系是苏轼研究绕不开的话题。苏轼与王安石的直接交往关系是简单的但当事者本身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矛盾性北宋末、南宋初复杂的政治变局以及当时的政治追星族和文学追星族撰写的真真假假的野史笔记使其关系变得扑朔迷离。这对如何评价苏、王及其关系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也为苏、王及其关系成为聚讼千栽的不了公案埋下了伏笔。简单而复杂的苏、王关系其实牵涉到两人在思想、文化、政治、性格诸方面的全面冲突。关键词苏轼王安石关系评价中图分类号    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一 收稿日期    —  — 作者简介喻世华男重庆开县人江苏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苏轼及中国现当代小说①本文《续资治通鉴》引文均来自《国学网》网址为                 万方数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第  卷第 期交锋。熙宁三年     年 三月吕惠卿等任廷试主考官苏轼等人为编排官为确定叶祖洽的考试名次发生冲突。“祖洽策言‘祖宗多因循苟简之政陛下即位革而新之。’其意在投合也……苏轼谓‘祖洽诋祖宗以媚时君而魁多士何以正风化 ’乃拟进士第一篇献之。帝以示王安石安石言‘轼才亦高但所学不正又以不得逞之故其言遂跌荡至此。’数请黜之。” 《续资治通鉴》卷六十七这可以看成苏轼与王安石的第三次交锋。熙宁四年     年 三月苏轼《再上皇帝书》  ” 卜   反对新法针对“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苏轼在开封府出试题“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为问。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 《续资治通鉴》卷六十八 。王安石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以苏轼的自请外放了结。这可以看成苏轼与王安石的第四次交锋。二是元丰七年     年 的金陵相会。宋神宗元丰七年七月苏轼“道过金陵见王安石”一个是前途茫茫的流放官员一个是赋闲在家、身心交瘁的前宰相两人相见甚欢既有诗歌唱和亦有书信往来。苏轼文集留有两信表明他们之间曾有比较深入的交流“某游门下久矣然未尝得如此行朝夕闻所未闻慰幸之极。已别经宿怅仰不可言。”     “宋代笔记小说对此也有不少记载。苏轼诗集留有与王荆公和诗四首特别是“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呱  ”  后来的研究者多将其作为两人和解的证据。三是元韦占元年     年 王安石去世后发生的事情。宋哲宗元桔元年四月王安石去世五月苏轼代朝廷作《王安石赠太傅制》。这篇制词对研究苏、王关系具有特别的意义虽然是代拟王言却既显示了苏轼的才华也反映了苏轼对王安石的感情、态度兹节录于后一  一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使其名高一时学贯千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具官王安石少学孔、孟晚师瞿、聃。罔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枇百家之陈迹作新斯人。属熙宁之有为冠群贤而首用。信任之笃古今所无。方需功业之成遽起山林之兴。浮云何有脱屣如遗。屡争席子渔樵不乱群于麋鹿。进退之美雍容可观……死生用舍之际孰能违天赠赙哀荣之文岂不在我。宠以师臣之位蔚为儒者之光。      同年苏轼游西太一宫见王安石留诗有《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秋早川原净丽雨余风日清酣。从此归耕剑外何人送我池南。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        矗   尔后的余波是元韦占三年     年 十二月针对周檀“言朝廷当以故相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的提议身陷洛、蜀、朔党争又曾为周檀推荐人的苏轼在新党“腹心羽翼布在中外怀其私恩冀其复用为之经营游说者甚众”的情况下为了排除政治上的嫌疑对王安石发表了与元韦占元年不同的看法“窃以安石平生所为是非邪正中外具知难逃圣鉴。先帝盖亦知之故置之闲散终不复用。      “昔王安石在仁宗、英宗朝矫诈百端妄窃大名咸以为可用惟韩琦独识其奸终不肯进。蚍    ‘综观苏轼与王安石的交往真正称得上直接交往的是元丰七年     年 的金陵相会熙宁初年的四次交锋只能算隔空交火元祜元年苏轼的制词、和诗以及元韦占三年的奏议都是王安石去世后所写而且都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所写不能将其认为完全是苏轼个人的看法。 二 复杂的苏、王关系由于两人同为影响历史的巨人简单的苏、王关系由于太多因素的介入不但变得复杂而且变万方数据

     年总第  期喻世华千秋功罪任评说——苏轼与王安石关系及其评价的审视得扑朔迷离。一是当事者本身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矛盾性使问题复杂化。苏轼、王安石在私人感情、个性、学识、政治、思想文化诸方面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矛盾性使问题复杂化。单就私人感情、交往而言如苏洵的《辨奸论》、王安石不肯为苏辙除官撰写告词、王安石当政对苏轼的排挤打击、王安石在乌台诗案发生时对苏轼的出手相救、《王安石赠太傅制》是否明褒实贬等都可以让研究苏、王关系的后人产生各种解读。另外在个性上王安石自信而执拗苏轼耿介而独立在学识上无论是在文学领域诗、词、文方面还是在经学领域两人才华横溢均有很深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在政治操守上两人都有主见有担当在思想上王氏新学和苏氏蜀学存在尖锐的对立……每一个方面同样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版本研究苏、王关系也由此变得复杂。二是北宋末、南宋初复杂的政治变局使问题复杂化。北宋末、南宋初政治局势诡谲多变。政治因素的介入使苏轼、王安石本身形象变得复杂也为研究他们的关系增加了复杂的变数。在北宋晚期的政治舞台上王安石一直占据舞台的中心是舞台上当然的主角不管是在朝廷主持政务还是闲居金陵甚至去世后都是牵动政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熙宁年间王安石权力如日中天但争论也随之而起朝野评价呈现两极化元丰年间王安石闲居金陵但对朝廷、对整个社会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使没有王安石的王安石路线大行其道元裙年间旧党上台王安石逝世熙丰变法遭到全面清算并被全面废除王安石路线暂时遭到贬斥但伴随王安石的争论并没有停止周檀“言朝廷当以故相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就是明证。特别是从绍圣到元符一直到靖康王安石在政治、思想文化上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王安石是政治正确的代表绍圣元年“诏以王安石《日录》参定《神宗实录》、《正史》”“诏王安石配享神宗庙庭” 《续资治通鉴》卷第八十四 。宋徽宗崇宁三年     年 六月“戊申诏以荆国公王安石配享孔子” 《续资治通鉴》卷第八十九 。宋徽宗政和三年     年 “癸酉追封王安石为舒王子雾为临川伯。仲春释奠以充国、邹国公及舒王配飨文宣王庙” 《续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一 。王安石在思想、文化领域处于独尊地位其经学、字说成为统治思想和考试的依据。与此相对应的是苏轼生前难逃王安石的巨大身影和阴影。熙宁年间外放地方官与王安石有直接关系元丰年间发生的乌台诗案及其以后的流放虽然与王安石没有直接关系但直接迫害苏轼的都是王安石的政治继承人绍圣到元符苏轼流放到惠州、儋州与新党的政治清算有关。特别还应提到的是与王安石死后备极哀荣相反苏轼在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     年 去世后从崇宁一直到靖康政治上被打入另册被列入元韦占奸党书籍被焚毁名字被刻石全国。宋室南渡后检讨靖康之耻蔡京等人的政治作为自然难辞其咎 都是打着王安石熙宁改革的旗号 王安石的政治地位相应受到影响但同时应该看到新党虽然在政治上已经破产但王安石在思想、文化领域仍居于统治地位“南渡以后通高宗一朝王学事实上仍执政治文化之牛耳” “赵鼎主程颐秦桧尚安石” “甚至迟至孝宗初年王学在朝廷上的地位仍无动摇的迹象”   。孝宗乾道四年     年 “将释奠孔子祠职当分献先贤之从祀者拔之先事白宰相日‘王安石父子以邪说惑主听溺人心驯致祸乱不应祀典……请言于帝废安石父子勿祀而追爵程氏兄弟使从食。’不听”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 。《宋史》卷   同样有此记载。直到乾道六年     年 孝宗才代表朝廷对王安石作出政治宣判“朕念治平以前海内无事。自王安石变法章悖、蔡卞继之至靖康间大臣尤庸缪以至败乱。”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一 如果从熙宁元年     年 开始一  —万方数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第  卷第 期计算到乾道四年     年 王安石在北宋末、南宋初的影响正好一个世纪。而苏轼的命运与王安石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只不过正好相反而已。宋室南渡后宋高宗、孝宗为苏轼正名、平反并给予很高的评价。三是当时的政治追星族和文学追星族撰写的野史笔记使问题更加复杂。王安石、苏轼巨大的政治影响、文学影响与人格魅力无疑是宋人关注的重点就像今天的追星族一样宋代保存了大量关于王安石、苏轼及其交往的遗闻逸事。比如与苏轼关系切近的张耒、王巩等人的记叙当然情感上偏向苏轼而讨厌王安石“王荆公为相大讲天下水利时至有愿干太湖云可得良田数万顷人皆笑之。荆公因与客话及之时刘贡父学士在坐遽对日‘此易为也。’荆公日‘何也 ’贡父日‘但旁别开一太湖纳水则成矣。’公大笑。贡父滑稽而解纷多此类。” 《张太史明道杂志》 ①崇拜苏轼或者崇拜王安石的粉丝由于政治立场、私人关系、学术传承等关系有意无意丑化或者美化当事人使这些野史、笔记呈现真真假假、亦真亦...

篇六: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

的 ——苏轼在《与杨元素》里说“昔之君子惟荆是师今之君子惟温是随。所随不同其为随一也。老弟与温相知至深始终无间然多不随耳。” 《苏轼文集》卷 55我们从“非随时上下”、“然多不随耳”可以看出苏轼始终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而对外界强加于他的打击、压迫苏轼都忍不住要在作品中发泄不满“如食内有蝇吐之乃已。” 《曲洧旧闻》其性格真是率真得可爱。

 孤傲的 ——苏轼也终身保持真率孤傲的性格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咏梅》苏轼《与李公择》“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真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若见仆困穷便相于邑则与不学道者大不相远矣。”《苏轼文集》卷 51黄庭坚给苏轼的挽联说“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

 豁达的超脱的 ——他对待人生又有超旷达观的襟怀认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 《王君宝绘堂记》  。

 能够超然"游于物之外" 自可"无所往而不乐"  《超然台记》。

 有理想有报复的 ——他早年就"奋厉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很向往"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策别》第八的盛世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要求朝廷"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他主张"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济时治国"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墨妙亭记》)。

 有政治见解的 ——苏轼则强调择吏任人而反对"以立法更制为事"(《策略》第三)主张"节用以廉取"而不赞同"广求利之门"(《策别》十八)他还提出"欲速则不达""轻发则多败"在兴革步骤上力主稳健因此他连续上书反对变法。

篇七: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

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

  与其父苏洵的大器晚成相比苏轼属于少年得志。二十几岁入京就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当时比他年长 30 岁的欧阳修就对他作出了如下断言 “此人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

  事实正如欧阳修所预言的那样苏轼确实是古今文人中声誉最隆的一个艺术天才。论文他是 “唐宋八大家” 之一 论诗 他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  论词 他是豪放派词的开山鼻祖论书法他是“宋四家”之一。真个算得上是“三千宠爱集一身”了。

  然而和他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比较起来苏轼在仕途上就显得不是那么顺畅了甚至可以说是危机四伏九死一生。事实上苏轼的出仕之路只能算是一条屡遭贬谪之路。这官苏轼当得太不痛快了。

  二十一岁苏轼就考中进士如果能够谨小慎微前途是不得了的。但问题是要那样苏轼就不再是苏轼了而应该是一个当官当得非常不错的我们所不知道的什么人。

  首先是反对变法。要说苏轼与王安石同为文人应该是很容易走到一起的。王安石变法的本意也是想富国强兵。可是文人办事总有一种浪漫的想法有些问题欠考虑变法太急就产生了一些弊端事情朝相反的方向发展了。这时苏轼站出来了反对新法。于是就遭到多次贬谪。两次被贬杭州他也不以为意而是认真地做起了小官领人在西湖筑堤这就是有名的“苏堤” 。从杭州他又到过密州、徐州、湖州。就在湖州苏堤被捉拿到御史台审问。原来一些反对苏轼的人在他的诗文里断章取义地摘取一些句子对其设计陷害。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以为自己这次必死无疑。于是告诉为他送饭的弟弟说平时不要送鱼若听说我要被判处死罪再送鱼。有一次他弟弟病了托人送饭那人不知情送了鱼害得他虚惊了一场。后来还是王安石一句话哪有盛世而杀才士乎”苏轼才得以出狱。

  出狱之后苏轼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表面上虽然是个小官实际上处于地方官的监管之下。言论行为都受到束缚。他的散文代表作前后《赤璧赋》都是在偷偷摸摸的情况下写成的 “必深藏之不出也” 一般人是难以见到的。

  后来哲宗即位太后听政司马光掌权苏轼被召回朝廷。司马光全盘否定变法内容这时苏轼又站出来了认为变法中有些内容还是值得参考的。结果是他又被下放。七年后太后死哲宗亲政。宰相是从前主张变法的章敦于是又打击司马光那一派的人。苏轼因为在司马光时代被召回朝廷做过翰

 在死前两个月北归途中途经镇江看到李龙眠为他画的像即席写了一首诗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以被贬的三个主要地方的地名来作为自己平生功业的总结其中的悲苦是难以言传的同时也显得是那么的潇洒、从容、寡淡、旷达、幽默。这就是苏轼历经艰难而始终不失真率之心始终向权贵高昂不屈的头颅。我想这可能就是苏轼以及作品千古不朽的原因。在苏轼的作品始终存在着一种永恒的东西。他总是能让人们从个体与时代的局限中跳出来从而沉入广袤无垠的宇宙和历史大背景之中。从而在真的、善的、美的诗意中痛快地活着。

 苏轼被贬以后的诗词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②。时见幽人独往来③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 头有恨无人省④。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⑤。

  〔注〕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于元丰三年 (1080)二月到达初寓居定慧院五月迁临皋亭。本词当作于这期间。定慧院

 一作“定惠院” 在黄冈东南。

 ②漏断指夜深。古代用壶滴漏计算时刻。

 ③幽人兼有幽居之人与幽囚之人的意思。此当为苏轼自指。

 ④省觉察、 理解。

 ⑤宋黄庭坚《跋东坡乐府》评本词云 “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 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词中表现作者寂寞孤 高的心情。或以为隐射刺时之作如清张惠方言《词选》载 “鲖阳居士云 缺月刺微明也。漏断暗时也。幽人不得志也。独往来无助也。惊鸿 贤人不安也。回头爱君不忘也。无人省君不察也 ‘拣尽寒枝不肯栖’  不偷安于高位也。

 ‘寂寞沙洲冷’ 非所安也。

 ”按这是清常州词派所谓“作 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 谭献《复堂词话》 读词方法的先导。其体会发 挥已超出原作本意了。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①

 似花还似非花②也无人惜从教坠③。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④。萦 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⑤。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⑥。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⑦。春 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⑧。

  〔注〕①元丰三年(1080)在黄州作。章粢字质夫作有《水莺懒花残 。苏轼《与章质夫》云 “ 《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 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 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

 ”宋朱弁《曲洧旧闻》  “章质夫作《水龙吟》 咏杨词命其意用事潇洒可喜。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声 韵谐婉反觉章词有绣织工夫。

 ”张炎《词源·杂论》  “东坡《次章质夫杨 花水龙吟》韵机锋相摩起句便合让东坡一头地后片愈出愈奇直是压倒 古今。

 ” ②似花句谓杨花既象花又不象花。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  “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

 ” ③从教任凭、不管。

 ④无情有 思看似无情却有意思。

 “思”与柳丝之“丝”同音双关。此化用杜甫《白 丝行》 “落絮游丝亦有情”句意。

 ⑤萦损三句写柳絮飘飞时引起的闺愁及 思妇的娇困情态。

 ⑥梦随三句翻用唐金昌绪《春怨》 黄莺 “啼时惊妾 梦不得到辽西”诗意。

 ⑦萍碎苏轼原注 “杨花落水淡浮萍验之信 然。

 ”又其《再次韵曾仲锦荔支》诗自注 “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

 ” 按此为古代传说、诗人想象不是科学。

 ⑧清沈谦《填词杂说》评本词 “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咏物。

 ”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  “咏物之词 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

 ”

 水调歌头⑴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⑵ “琴诗何者为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 诗⑶。公曰 “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

 ”余深然之。

 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⑷。

 余久不作 特取退之词稍加 括⑸使就声律以遗之云⑹。

 昵昵儿女语⑺灯火夜微明。恩冤尔汝来去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 一鼓填然儿气⑼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⑽。

 众禽里真 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⑾一落百寻轻⑿。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 炭⒀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⒁。

  〔注〕⑴本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苏轼在黄州《与朱唐叔》第二十书云 “章质夫求琵琶歌词不敢不寄呈。

 ” ⑵欧阳文忠公即欧阳修。

 ⑶退之 唐文学家韩愈的字。他有《听颖师弹琴》诗云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皇。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予有两耳。未肯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 置我肠。

 ” ⑷章质夫即章粢。

 ⑸括成形的器具引申为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词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此指把 不入乐的诗改成合于声律的词。

 ⑹遗(wèi)给与。

 ⑺昵昵亲密貌。

  ⑻尔汝以“尔” “汝”相称表示关系亲昵。

 ⑼一鼓 《左传·庄公十 年》  “一鼓作气。

 ”填然形容鼓声宏大。

 ⑽青冥天空。

 ⑾跻攀攀 登。

 ⑿寻八尺。

 ⒀烦子二句烦劳你手指间弹奏出如风雨般的乐声使 我内心产生强烈冲突。冰炭枚冷和极热的东西形容感情的反差剧烈。

  ⒁无泪句是说听者眼泪已流尽比韩愈诗的“湿衣泪滂滂”更进一层。

 西江月①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②。

 酒贱 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③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一本有标题为“黄州中秋” 。

 《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说本词 作于元丰三年(1080)。宋杨湜《古今词话》谓其末句“北望”为表现作者“怀 君之心”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则谓词末两句为抒发“兄弟之情”  “疑 是在钱塘杭州作” 。

 ②夜来二句谓秋风落叶引起眉上愁鬓上霜白 发 。

 ③孤光远照之月光。

 《文选》沈约《咏源中雁》诗 “单泛逐孤 光。

 ”注 “铣曰孤犹远也。

 ”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⑴

 江汉西来⑵高楼下⑶、蒲萄深碧⑷。犹自带岷峨云浪⑸锦江春色⑹。君是 南山遗爱守⑺我为剑外思归客⑻。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 传》⑼君休读。狂处士⑽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⑾。不独笑书生 争底事⑿曹公黄祖俱飘忽⒀。愿使君还赋谪仙诗⒁追黄鹤⒂。

  〔注〕⑴本词当作于元丰四年(1081)作者在黄州朱寿昌安康叔时为 鄂州冶所今湖北武汉武昌知州。使君汉时对州郡长官之称。

 ⑵江汉 长江和汉水。

 ⑶高楼指武昌黄鹤楼。

 ⑷蒲萄同葡萄喻江水之澄清。

 李白《襄阳歌》  “遥年历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 ⑸岷峨句岷 山和峨嵋山融化的雪水浪花。

 ⑹锦江在四川成都南一称濯锦江相传其

 水濯锦特别鲜丽故称。杜甫《登楼》  “锦江春色来天地。

 ” ⑺南山 终南山在陕西朱寿昌曾任陕州通判故称。遗爱指有惠爱之政引起人们 怀念。

 《左传·昭公二十年》载孔子闻郑子产卒时“出涕曰 ‘古之遗爱也’ ” ⑻剑外四川剑门山以南。苏轼家乡四川眉山故自称剑外来客。

 ⑼《江表 传》 晋虞溥著其中记述三国时江左吴国时事及人物言行已佚 《三国志》 裴松之注中多引之犯曹操曹操多顾忌他才名而未杀。后为江夏太守黄祖所杀。不出仕之士称处 士。

 ⑾空洲两句鹦鹉洲在长江中后与陆地相连在今湖北汉阳。黄祖 长子黄射在洲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祢衡当即作《鹦鹉赋》 故以为洲名。

 唐崔颢《黄鹤楼》诗 “芳草萋萋鹦鹉洲。

 ”李白《赠江夏韦太守》诗 “顾 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为此词用语所本。

 ⑿不据《全宋词》补。

 ⒀曹公句权势人物如曹操与黄祖也都已一闪过去。

 ⒁谪仙指李白。

 ⒂追黄鹤赶上崔颢的《黄鹤楼》诗。相传李白登黄鹤楼说 “眼前有景道不 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无作而去。

 见《唐才子传》  。后李白作《登金陵 凤凰台》 即有意追赶崔诗的。

 水龙呤⑴

 闾丘大夫孝终公显⑵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元丰 五年余谪居黄。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 作。舟中人言 “公显方会客也。

 ” 觉而异之 乃作此曲盖《越 调鼓笛慢》 。公显时已致仕⑶在苏州。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⑷佳人半醉。危柱哀 弦⑸艳歌余响绕云萦水⑹。念故人老大⑺风流未减空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⑻。

 云梦南州⑼武昌东岸⑽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⑾也参差是⑿。

  〔注〕⑴元丰五年(1082)在黄州作。

 ⑵闾丘孝终安公显曾任黄州知州。

 ⑶致仕退休把官职退还政府。

 ⑷使君汉时对州郡长官之称此指闾丘。

 ⑸危柱句指乐声高而有感染力。危高。柱乐器上弦柱可以旋转将弦 绷紧或放松。此指把弦柱拧紧使发音高昂。

 ⑹艳歌两句谓歌乐余声萦绕 云水面而不散。

 ⑺故人老朋友指闾丘。

 ⑻五湖三句相传春秋时越国 大夫范蠡在来吴之后弃官携带西施从五源离去。五湖约指太湖区的湖泊。

 ⑼云梦南州指黄州在古云梦泽之南。唐杜牧《忆齐安郡》诗 “平生睡足 处云梦泽南州。

 ” ⑽武昌东岸也指黄州武昌今湖北鄂城在长江南 岸黄州在长江东、北岸。

 ⑾端真特地。

 ⑿参差约略。白居易《长 恨歌》 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

 满庭芳①

 蜗角虚名②蝇头小利③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

 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④。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⑤。

 思量。

 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⑥。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茵展云幕高张⑦。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

  〔注〕①本词当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在黄州时作。

 ②蜗角极言微小。

 《庄子·则阳》谓在蜗之左角的触氏与右角的蛮氏两簇常为争地而战。

  ③蝇头本指小字此取微小之义。

 ④些子一点儿。

 ⑤百年里三句语 本李白《襄阳歌》 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 ⑥能几许三句 意谓计算下来一生中日子有一半是被忧愁风雨干扰。

 ⑦苔茵两...

篇八: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

-------11 英语3班 班

 苏轼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思想第二节 苏轼诗词第三节 苏轼的意义和影响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思想第二节 苏轼诗词第三节 苏轼的意义和影响

 第一节苏轼的生平、思想

 一、生平苏轼(1037—1101)年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市)。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伟大作家,,现存诗2726首,词398阕,开创了北宋豪放词的先河。散文4800余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苏轼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他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很有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故其字右斜,扁肥。

 苏轼手迹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苏轼《枯木怪石图》

 苏轼的生平大致可分为四期:(一)转任地方(二)乌台诗案(三)东山再起(四)被贬海南

 一、转任地方。苏轼首任官职是凤翔府判官。三年后,苏轼即由凤翔来到中央任职,担任判官诰院。36岁时苏轼首先被派往杭州任通判。接下来被任命为密州太守,徐州知州、湖州知州等职。在地方为官共八年。

 二、 “乌台诗案”。苏轼被下狱,关押了130多天后,得以释放,但被贬为黄州做团练副史。苏轼在黄州居住了四年零两个月后被改派汝州,后来又允许他在常州居住。

 三、东山再起1085年3月5日,哲宗之母高太后垂帘听政。5月6日苏轼被起用任登州知州七品,被调回中央先后任礼部郎中,起居舍人六品,1086年3月14日,升任中书舍人四品。9月12日又升任翰林学士正三品。先后任杭州、颖州、扬州以及定州知州。

 四、被贬海南1093年,哲宗亲政,苏轼被贬广东英州,还未到达英州,就又被贬到广东惠州,后又被贬到海南儋州。《荔枝叹》等作写于此时。1100年哲宗病逝,徽宗继位,在儋州生活三年的已经65岁的苏轼,渡海而回, 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病逝于常州。

 苏轼的一生,将中国传统的三大思想体系:儒、道、佛,很好地融于一身。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他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二、苏轼的思想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第三节苏轼诗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赤壁的雄奇景色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英雄的称赞从现实到历史虚境,转入写虚,实现了时空的转换从现实到历史虚境,转入写虚,实现了时空的转换

 此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年47岁。这时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已两年,这次被贬是因“乌台诗案”而起。元丰二年(1078)苏轼因写过讽喻新法的诗,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政治上遭受打击,思想苦闷,经常游于江湖山水之间,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此词。背景简介:

 上片:意象大江(东去)故垒(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大江(东去)故垒(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豪迈奔腾雄奇壮阔的古战场豪迈奔腾雄奇壮阔的古战场(意境)景

 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和如诗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触景生情、感叹人事,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在变缠绵为豪放雄奇、抒发壮志未酬的郁闷,同时还透露了不以个人得失为念的旷达胸怀。诗词赏析

 《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单刀直入,概括性强,感人至深单刀直入,概括性强,感人至深。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之感眷恋人世、难舍亲人眷恋人世、难舍亲人

 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虽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诗人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东坡这首词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我们确认作者的“梦”是真实的,不是假托的。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诗词赏析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 / 穿林 / 打叶声,何妨 / 吟啸 / 且徐行。竹杖芒鞋 / 轻胜马,谁怕?一蓑 / 烟雨 / 任 / 平生。料峭春风 / 吹酒醒,微冷,山头 / 斜照 / 却相迎。回首 / 向来 / 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 /也无晴。

 《定风波》一词是苏轼在贬谪黄州这个特定时期的自我画像。这个在风雨中处变不惊、“吟啸徐行”的形象,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处困境而安之若素,把失意置之度外的精神面貌和阔大心胸。《定风波》一词是苏轼在贬谪黄州这个特定时期的自我画像。这个在风雨中处变不惊、“吟啸徐行”的形象,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处困境而安之若素,把失意置之度外的精神面貌和阔大心胸。

 苏轼在《定风波》这首词中,借对自然风雨的应对态度来表达他对人生风雨和政治风雨的处置心态——他准备要以不避坎坷,任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眼前和将来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风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坦荡的心胸和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苏轼在《定风波》这首词中,借对自然风雨的应对态度来表达他对人生风雨和政治风雨的处置心态——他准备要以不避坎坷,任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眼前和将来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风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坦荡的心胸和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 :

 第三节苏轼的意义和影响

 一、苏轼最终确立了宋代文人融仕与隐、进与退、“ 循理与和乐 ” 为一体的新型人格构建。其人生态度成为后世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二、苏轼的浩博人格与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范式。三、苏轼作为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为后人留下了大宗的文化遗产,影响广泛。一、苏轼最终确立了宋代文人融仕与隐、进与退、“ 循理与和乐 ” 为一体的新型人格构建。其人生态度成为后世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二、苏轼的浩博人格与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范式。三、苏轼作为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为后人留下了大宗的文化遗产,影响广泛。

 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

 从其他方面来看:在教育上,苏轼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典型的有:“苏门四君子”和“苏门六学士”在书法,绘画等领域也很突出。苏轼还以和蔼可亲,机智幽默的形象留存在后代人民心中,他的游踪和在生活里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讨论的话题。

 苏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他博采众家思想之长,从而形成了他在人生态度上达到了超脱旷达的境界,在处世方式上做到“独善”与“兼济”的统一。他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对后世文人的人格追求和道德建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世文人争相从苏轼作品中汲取营养。苏轼对明代公安派诗人和清初宋诗派诗人有重要启迪。苏轼词体的解放精神为南宋辛派词人继承,形成豪放派。

 后世人对苏轼的评价王国维《文学小言》六云:“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庄子、渊明(陶潜)、子美(杜甫)、子瞻(苏轼字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林语堂《苏东坡传》云:“人的一生就像一出戏,只有落幕后才能判断这出戏的好坏”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国学大师钱穆说:“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但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在他处艰难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那个时候诗都好,可是一安逸下来,就有些不行,诗境未免有时落俗套。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诘,其忠恳不如杜工部。”

篇九: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

0 0 1年9 月第2 3 卷第3 期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Jo u r n a l o f Y a n a nU n iv e r sity ( S o c ia l S c ie n c e )S e p t, 2 0 0 1V 0 1. 23N o . 3苏轼对陶渊明《闲情赋》 评价之正解张子刚( 延安大学中文系, 陕西延安7 16 0 0 0 )摘要:

 历来人们对苏轼评价陶渊明《闲情赋》 的一段话, 都没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

 其实, 苏轼这段话, 前后观点并不一致。

 前边的意思是说, 《闲情赋》 是一篇象《诗经・国风》 中的情诗一样的“好色而不淫” 的爱情赋; 后边的意思是说, 《闲情赋》是一篇象屈原《离骚》 一样的借写追求美人以抒写追求政治理想的有寄托的赋。关键词:

 苏轼; 闲情赋; 评价; 正解中图分类号:

 1207 . 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 0 4 —9 9 7 5( 20 0 1)0 3- - 0 0 58 - - 0 2宋代以后的历代学者, 在评论陶渊明《闲情赋》的时候, 大多谈到或引用苏轼评价该赋的一段话, 然而他们都没有对这段话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

 本人不揣浅陋, 谈一下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 以正积年之误。要谈苏轼这段话, 先得从萧统谈起, 因为苏轼这段话是针对萧统对陶渊明《闲情赋》 的评论而发的。萧统在《陶渊明集序》 中说:白壁微瑕, 惟在《闲情》 一赋, 扬雄所谓“劝百讽一” 者乎?卒无讽诔, 何足摇其笔端?惜哉!

 无是可也。萧统的这段话, 遭到苏轼的激烈反对。他说:渊明《闲情赋》 , 正所谓“《国风》 好色而不淫” , 正使不及《周南》 , 与屈、 宋所陈何异?而统乃讥之, 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E 1]( P 321)此后, 人们在评论《闲情赋》 的时候, 大多谈到或引用苏轼的这段话, 然而仔细琢磨, 他们都没有完全理解苏轼这段话的意思。如明代张自烈说:

 “此赋托寄深远, 合渊明首尾诗文恩之, 自得其旨。

 如东坡所云, 尚未脱梁昭明窠臼(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下同)。

 或云此赋为眷怀故主作, 或又云续之辈虽居庐山, 每从州将游, 渊明思同调之人而不可得, 故托此以送怀。

 如东坡所云与屈、宋何异, 又安见非小儿强作解事者?解索人不易得如此。

 ” [ 1]( P 323)“尚未脱梁昭明窠臼” 是什么意思呢?在张氏看来, 昭明认为《闲情赋》 是写男女之情的, 而苏轼的理解也未摆脱“写男女之情” 的窠臼。

 不同的地方是, 昭明认为写的是“淫邪之情” , 而苏轼认为写的是“止礼之情” , 其实萧、 苏二人都没有真正读懂其赋。

 张氏认为, 这篇赋并不是真正写爱情的, 它是托男女之情,寄深远之意。

 或为眷怀故主, 或为思得同调。

 虽然所寄为何, 难以肯定, 但是有所寄托是可以肯定的。清人邱嘉穗的意见也与张自烈相仿。

 他说:

 “其赋中‘愿在衣而为领’ 十段, 正脱胎《同声歌》 中‘莞簟衾帱, 等语意。

 而吴竞《乐府题解》 所谓‘喻当时七君子之心’ 是也。

 《诗》 日:

 ‘云谁之思, 西方美人。

 ’ 朱子谓‘托言以指西周之盛王’ , 如《离骚》 ‘恐美人之迟暮’ , 亦以美人目其君也。

 此赋正用此体。

 昭明太子指为白璧微瑕, 固为不知公者; 即东坡以为《国风》 好色而不淫, 亦不知其比托之深远也。

 ” [ 1]( P 323- - 324 )今人袁行霈先生也如此说:

 “细细揣摩苏轼的意思, 他并不一定认为《闲情赋》 有什么讽谏的寓意, 在他看来《闲情赋》 是抒写爱情之作, 但‘好色而不淫’ ,无伤大雅。

 , , [ 2]( P 1)以上诸位的共同看法是:

 苏轼认为陶渊明的《闲情赋》 是写“好色而不淫” 的男女之情的, 并没有什么寄托。

 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仔细咀嚼苏轼的话, 就会发现, 苏轼这段话, 前后观点并不一致。

 前边的意思是说《闲情赋》 是一篇写爱情的赋, 它就象《国风》 中的情诗一样, “好色而不淫” , 是符合儒家诗教原则的。收稿日期:

 20 0 1一0 4 —20作者简介:

 张子刚( 19 4 3一), 男, 陕西子洲人, 延安大学中文系副教授。58  万方数据

 后边的话是什么意思呢?要理解它, 关键在于对“屈、 宗所陈” 一语的理解。

 大家都知道, “屈、 宋所陈”是指屈原、 宋玉所写的作品, 具体地说, 是指屈原的《离骚》 、 《九歌》 和宋玉的《高唐赋》 、 《神女赋》 与《登徒之好色赋》 。

 因为这些作品都写到男女的恋爱。

 《高唐赋》 写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 宋玉向楚襄王讲述怀王与神女相交的故事。

 《神女赋》 写襄王听了宋玉讲的故事之后, 其夜梦见与神女相遇。

 神女奇美无比, 而“褰帱请御” , 结果却“欢情未接” , 辞别而去。这两赋都带有一点淫邪的味道, 但此二赋并非苏轼意之所指。

 《登徒子好色赋》 写楚王与登徒子、 宋玉、章华大夫三人, 围绕谁好色的问题展开对话。

 赋中写宋玉东家之女, 天姿国色, 登墙窥视宋玉三年. 而宋玉始终未许。

 又写章华大夫“从容郑卫溱洧之间” , 见群女采桑, “体美容冶” , 便以诗挑之, 最后还是“扬诗守礼. 终不过差” 。

 这篇赋也漓于“好色而不淫” 之类作品。《九歌》 一组诗, 写了神与神、 人与神的恋爱, 曲折哀婉, 情意缠绵。

 至于有于寓意, 迄今尚无定论。《离骚》 一篇, 其中以美人比喻国君, 也比喻作者自己。

 后边部分又多次写到求女:

 求神女而无所遇, 求宓妃而中途违弃, 求简狄而苦无良媒, 求二姚而理弱媒拙。

 这些求女, 都不是真正写男女爱情的, 而是用比兴寄托的手法, 写追求理想或理想中的人。

 这一看法是历来没有异议的。

 现在我们来看“屈、 宋所陈” 一语之实指。

 照通常惯例, “屈宋” 并提, 主要指“屈’ ’ , 而说“屈” , 又主要指他的代表作《离骚》 。

 这样看来, 苏轼评价《闲情赋》 一段话的后边的意思是说, 《闲情赋》 是一篇有寄托的赋, 它即使比不上“正始之道”“王化之基” 的《周南》 、 《召南》 , 而与屈原在《离骚》 中所用的借写追求美人以抒写追求政治理想的比兴寄托手法没有什么两样。

 我想, 这样理解, 才符合苏轼的话的原意。

 这样说来, 苏轼既是“守礼说” ①的开山, 又是“寄托说” 的鼻祖了。

 这样理解, 不知是否妥当, 祈请方家指正。①关于《闲情赋》 主旨的争论, 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爱情说, 二是寄托说。

 爱情说又有三种不同观点:

 一是邪情说, 二是守礼说, 三是纯情说。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教师、 五六级四班同学.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 下编)E e l.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2]袁行霈. 陶渊明的《闲情赋》 与辞赋中的爱情闲情主题[ J]。

 = { E 京大学学报( 社科版), 19 9 2( 5).[ 责任编辑高杰]虿h eo r ig in a l c o m p r e h e n sio no f S u sh isa p p r a c se m e n tf o rT a oY u a n m in 9 7S~Xia—nQ in—gFuZ H A O N GZ i. . g a n g( C h in e seD e p a r tm e n t, Y a n a n U n iv e r sity , Y a n a n , S h a a n x i, 7 16 0 0 0 , C h in a )A b str a c t:

 F o r alo n gtim e , p e o p le h a v e n7t g iv e na n im p a r tia l a n d c o r r e e tc o m p r e h e n sio ntoS u sh i’ Sa p p r a ise. m e n t f o r T a o Y u a nM in g7S—X—ia…nQ in g F u . Inf a c t, inth e f o r m e rp a r t, S u sh ito ld U Sthat—X ia—nQ —ing—Fuw a sth a t th isw o r k s, lik eG lo o r n y E x p e r ie n c e , w a sa im e da b o u t toe x p r e ssh isp o litic a lid e a l f o r h is m o th e r la n da lo v ely riclik ea C la ssicp o e m :

 lo c a lf o lkso n g , w h ic hw a s a d r a m ao f r e a l lo v e . In th e la tte rp a r t, h ec la im e db y d e sc r ib in ga b e a n tif u lg irl.K e y w o r d s:

 S u sh i; X ia n G in g F u ; a p p r a ise m e n t; o r ig in a l c o m p r e e h e n sio n59  万方数据

推荐访问: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 苏轼 片段 评价

版权所有:贝贝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贝贝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贝贝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湘ICP备1200974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