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队伍风险隐患排查分析报告

时间:2023-03-28 11:24:02 来源:网友投稿

公安队伍风险隐患排查分析报告7篇公安队伍风险隐患排查分析报告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5(5篇))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篇11 按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项工作方案》部署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安队伍风险隐患排查分析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公安队伍风险隐患排查分析报告7篇

篇一:公安队伍风险隐患排查分析报告

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5 (5 篇) )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篇 1 1

 按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项工作方案》部署要求,现将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整体情况

 (一)、大队召开全体会议,传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项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并对各项工作进行部署。成立了以大队长为组长,教导员为副组长,各中队负责人为成员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扎实推动风险排查工作。

 (二)、大队结合辖区道路安全设施以及事故多发点段实际,全面摸清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数量、分布情况和风险等级,按照隐患危险程度和风险等级,科学梳理分类,逐一建立台账,全部纳入管理视线,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三)、联合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按照全部覆盖、不留死角的原则,实行大队领导包片,民警包段的工作模式,对所有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路段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此外,确定安全隐患路段挂牌督办等级,实行挂牌督办,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切实做到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治理。

 (四)、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与协作,用好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隐患路段分布情况和治理期间的管制措施、绕行线路等信息,密切掌握隐患治理进度,

 突出交通安全隐患排查与违法整治活动宣传的特色,扩大排查与整治活动的社会影响,通过真实案例和具体事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辖区广大群众的文明交通意识。

 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措施

 (一)、定期对辖区内团雾多发路段、国省道交叉路口、城市道路安全隐患和农村公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安全防护设施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建档立案。

 (二)、对两客一危、校车服务机构及列入红橙色监管单位每 15天检查一次,对使用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的学校或幼儿园要每个月检查一次,对其他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在发现事故隐患或遇重要时间节点时,要随机进行重点抽查。

 (三)、依托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将逾期未检验重点车辆信息及时录入缉查布控系统,每日开展稽查布控行动,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假牌套牌假证违法。

 (四)、始终对酒驾、醉驾保持零容忍态势,结合辖区酒驾醉驾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每周开展两次治理酒驾统一行动,通过拓展整治区域、调整整治时段、扩大检查车型等方式,做到严管严控,严查严处。

 (五)、以创建无超载城市为目标,组织开展全域治超,持续深化车辆污染治理行动,每隔 10 天组织一次专项行动,大力整治货车超限超载违法行为。

 (六)、定期深入辖区重点运输企业、农村、市场、中小学校等开展交通安全源头教育,扎实提升广大交通参与者安全守法意识。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要把事故预防作为当务之急来抓。全体民警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促发展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牢记保安全、保畅通的责任担当,落实三降一保的工作目标,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把握好国省道和农村县乡道路等重点区域,加强无牌无证货车管理,加大督导通报力度,坚决遏制各类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二)、要把创建无超载城市摆上重要日程。创建无超载城市、开展全域治超是王浩书记、丁绣峰市长提出的城市管理理念,要从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长效机制入手,积极建议政府完善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要从地方立法的角度研究大货车交通事故查处办法,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把处理驾驶人、处理车主、处理运输企业合并执行,使利益链成为责任链,形成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社会氛围。

 (三)、要把风险隐患排查列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一线执法的优势,对隐患路段进行拉网式排查,开展针对性对策研究和交通环境分析研判,确保对症施策,一段一策。要把两客一危一货一校五类重点车辆和农村面包车作为管控重点,落实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主体责任,坚决杜绝重特大道路交通责任事故的发生; (四)、要把科技手段作为预警精锐武器。要持续开展利用科技装备打击涉牌涉证违法,巩固良好成效。要强化指挥交通建设,加快顶层设计,把以图搜车、人脸识别无人机电子警察系统和六合一平台有

 机融合,利用大数据精准研判把视频巡控与无人机巡控有机结合,实现对交通事故的全方位实时取证,把科技装备应用发挥到极致。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篇 2 2

 为了有效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杜绝较大事故、防止一般事故发生,维持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按照《雅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转发《四川省安全监管局四川煤监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的通知》(雅市安监函[20XX]116 号)文件要求,结合全县煤矿实际情况,对各煤矿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研判,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特形成本报告。

 一、煤矿企业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有 3 家煤矿企业,主要分布在清溪镇、河西乡 2 个乡镇,生产总能力为 33 万吨/年,清溪镇的汉源县东明煤业有限公司联营煤矿(生产能力 9 万吨/年,以下简称东明煤业)和四川省汉源县华新有限责任公司星春煤厂(生产能力 15 万吨/年,以下简称星春煤厂)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河西乡的汉源县良立煤业有限公司李西沟煤矿(生产能力 9 万吨/年,以下简称良立煤业)为低瓦斯矿井。

 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一)东明煤业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1.业主方面。该矿是雅安市内唯一一个生产能力为 9 万吨/年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属于原安监总局规定的十三类淘汰矿井之一

 (20XX 年之前必须淘汰关闭),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关于做好 20XX 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20XX]554 号)、《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有效防范和遏制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0XX]13 号等文件进一步限制了该企业生存时间,禁止通过指标交易提升产能。加之现行省级机械化改造升级改造政策(川安监[20XX]50 号)对于 30 万吨/年以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不同意扩资源,不同意提升生产能力。在当前煤炭产业政策背景下,煤矿业主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依法办矿理念差,急于回收投资成本,不愿意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安全投入,在向其宣传国家化解过剩产能政策时,业主充耳不闻,抱有一丝幻想空间,认为相关政策会松动。管控措施:一是持续加强引导退出力度。加强相关政策和指标交易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企业自愿申请退出煤炭行业。二是加强监管力度。联合多部门形成合力持续加强安全监管工作力度,严防企业非法违法组织生产,督促煤矿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办矿,保障安全投入,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三是持续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日常工作服务,做到不推、不躲,提高工作效率。

 2.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煤矿五长、五科、五队和 5 名技术人员配备人员时有离岗、脱岗现象,队级管理配备不齐,人员易出现脱岗、无证上岗;各项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管控措施:一是要求煤矿依法依规配齐配强五长、五科、五队安全管理人员和采煤、掘进、机电、通风、地测 5 类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采煤队、掘进队、机电队、运输队、通风队配备一正三副。

 矿级管理人员必须按照要求带班作业与工人同进同出。严禁无证替岗、无证上岗、脱岗等现象发生。严格按照要求制定和执行矿井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教育,严厉查处矿井三违行为。二是加强煤矿人员配备、持证、履职情况和煤矿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煤矿人员无证上岗、脱岗、不按规程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

 3.采掘接替方面。该矿 20XX 年 1 月 4 日自查出四量不平衡后,制定了整改方案进行专项整改。20XX 年 5 月 24 日,按照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关于有效防范和遏制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0XX]13号)文件要求,企业结合矿井实际及业主投资情况,20XX年 7 月 12 日向我局作出了《安全生产承诺书》,承诺愿意进行限制井下生产相关活动,不再布置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只在允许工作点、面内组织工作。根据企业申请、《安全生产承诺书》及相关资料和结合企业实际,我局 20XX 年 7 月 13 日同意东明煤业恢复采掘作业。管控措施:一是严格要求企业在批复的作业点面按照煤矿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制度进行生产作业,严禁非法违法组织生产。二是要求企业加大顶板、通风、瓦斯、机电运输、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零容忍工作力度,统筹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反三违、打三违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管理和 5 个专项检查等工作。三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煤矿违法违规行为。四是敦促清溪镇政府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强辖区煤矿监督检查,并加强驻矿安监员工作情况的监督和保障;督促驻矿安监员严格履行驻矿盯守职

 责,对煤矿作业点面加强跟踪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期煤矿整改到位,重大问题及时报告镇政府和县安监局。

 4.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方面。一是因夏季雷电较为频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易被损毁,维修不及时、维护不到位时有发生,井下传感器故障等原因导致安全监控系统有时不能真实有效反映井下实际。二是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期间,新系统尚未完成升级,原有系统也不能正常运行。管控措施:一是要求煤矿健全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功能,加强安全监控系统维护管理,严格超限报警追查处理。二是督促煤矿按照制定的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完成升级改造,升级改造期间加强老监控系统维护管理,必须保证升级改造期间原有系统正常运行,新老系统顺利衔接。

 5.重大灾害治理方面。(1)通风瓦斯管理方面,该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矿抽采钻孔工程质量不达标、不合理、瓦斯检查制度不落实、通风系统不可靠、瓦斯超限追查处理不严格、抽采不达标、四位一体防突措施不落实等可能引起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积聚。(2)防治水方面,该矿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类型,矿井水患危险性级别划为皿级(较危险级),井田内岩体裂隙一般发育,矿井充水主要是砂岩裂隙水和老空区水为主,其次是大气降水。该矿井下在+1570m 水平布置有水泵房,井下涌水通过水泵经+1688m 明斜井抽排至地面,若抽排不及时和探放水措施不落实等可能导致涌水倒灌井下巷道。地面突遇区域内强降雨后,洪水从地面煤仓处大量涌水,漫过+1688m 明斜井的挡水墙倒灌入井。管控措施:(1)通风瓦斯管理方面,一是强化防突管

 理。井并下按要求安设高低浓度或全量程甲烷传感器;采区设置专用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实现独立回风,严禁不合规定的串联通风;加强抽采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落实四位一体防突措施,严格抽采钻孔质量达标监督,瓦斯抽采做到应抽尽抽;规范瓦斯抽采达标评判,严格按《四川省煤矿瓦斯抽采达标评判细则(试行)》要求的达标评判条件、步骤、方法、内容和标准进行达标评判。二是严格落实瓦斯超限追查处理机制。煤矿对超限报警追查处理必须查清超限瓦斯来源并从通风系统是否可靠、通风设施是否可靠、风量分配是否合理、瓦斯防治和应急响应措施是否落实、安全监控系统维护和现场管理是否到位等方面深入分析原因、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督促落实防范措施。三是严格落实瓦斯检查制度。煤矿须配齐配强跟班瓦检和瓦斯巡检队伍,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检查和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严格落实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2)防治水方面,一是加强水害防治管理。及时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延续《矿井水患现状调查报告》,落实超前探测制度,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建立和执行允掘通知单和探放水效果验收制度,按规定设计、留设安全隔离煤柱;加强井下+1570m 水泵房维护管理,确保排水正常。二是加强地面防治洪水入井措施。健全汛期值班,加强雨前、雨中检查,雨后巡查工作机制,确保各井口不出现洪水倒灌入井现象发生,不受洪涝灾害影响。6.维稳方面。一是该矿位于清溪镇双坪村矮板凳地质滑坡点下游,从 20XX 年至 20XX 年连续两年勘查结果显示,双坪村部分村民房屋裂隙有增大的趋势,村民认为该矿放炮作业、采空区沉陷导致房屋

 开裂,已多次阻挡企业正常生产,并要求企业必须停止生产作业,业主认为该矿是合法生产矿井,不肯停止生产,双方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二是该矿位于大樱桃种植区域,煤炭的生产和运输会污染大樱桃外表,导致大樱桃变黑,周边村民在大樱桃采摘季节会阻挡企业生产、运输。三是该矿一直拖欠 2013 年、2014 年关闭两个煤矿企业互助补偿资金约 450 万元,易引发关闭矿井业主上访、阻挡企业正常生产。管控措施:一是按照县政府部署积极配合清溪镇、西溪乡和县公安、国土资源、住建等部门做好维稳工作,督促煤矿依法依规妥善处理与周边村民的矛盾。二是做好关闭煤矿业主的解释、疏导工作,并督促煤矿做好与关闭煤矿业主的协调沟通。

 (二)星春煤厂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1.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煤矿五长、五科、五队和 5 名技术人员配备有更换未及时更新系统现象,队级管理配备不齐,人员脱岗、无证上岗;各项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管控措施:一是要求煤矿依法依规配齐配强五长、五科、五队安全管理人员和采煤、掘进、机电、通风、地测 5 类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采煤队、机电队、运输队、通风队配备一正三副。矿级管理人员必须按照...

篇二:公安队伍风险隐患排查分析报告

风险隐患排查表三篇

  风险防范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检察等活动来阻止防范风险损失的发生,削弱损失发生的影响程度,以获取最大利益。

  加强安全安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可以促进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隐患的归零,对遏制新的安全隐患的产生、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和促进安全形势稳定好转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安全隐患是什么?

  (一)概念

  所谓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由于其它因素的存在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简而言之,事故是由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或人、机、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导致的。

  (二)安全隐患的分类

  安全隐患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

  一般安全隐患: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安全隐患: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三)安全隐患的排查范围

  安全隐患的排查几乎涉及到各行业、各地区的所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包括:

  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冶金、石油、化工、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用爆

 炸物、电力等工矿企业及其生产、储运等各类设施设备。

  道路交通、水运、铁路、民航等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站点、场所及设施。

  渔业、农机、水利等行业的企业、单位、场所及设施。

  商场、公共娱乐场所(含水上游乐场所)、旅游景点、学校、医院、宾馆、饭店、网吧、公园、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

  易受台风、暴雨、洪水、雷电、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的企业、单位和场所。

  近年来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单位。

  二、危化品行业应该排查哪些安全隐患?

  (一)危化品生产企业和使用危化品的化工和医疗生产企业

  重要生产车间、原料和产品库区、公用工程(供电、供水、供风、供气)等单元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生产状况。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仪表连锁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重要机组、反应器、分馏塔、专用设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重要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工艺技术是否符合规范,操作条件是否合理,主要自动连锁保护装置是否正常。

  生产装置正常开车、停车和紧急停车安全规程的制定与执行情况;开车前和停车后确认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检修、维护作业时,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起重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生产和施工作业

 中,“四防”(防火、防爆、防中毒、防跑料冒料)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特别是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和防中毒、窒息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防雷电、防汛、防台风、防构筑物倒塌、防静电、防粉尘爆炸等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

  是否建立了应急救援队伍,是否储备了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是否与大型企业、d 地方救援队伍建立了应急救援合作关系;化工企业事故状态下防止污染的措施落实情况,是否建立了污水储存池及具备污水处理能力。

  岗位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本岗位职责、工艺流程、危险有害因素、工艺技术指标、操作规程、设备仪表的使用、应急处置方法的情况;严格执行企业巡回检查制度的情况。

  新建危化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和使用危化品生产的化工和医药生产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情况;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情况;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情况;正在试车投料和试生产项目试车方案备案、安全措施制定和落实情况;试车和投料过程是否严格按照设备管道试压、吹扫、气密、单机试车、仪表调校、联动试车、化工投料试生产的程序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和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实情况,特别是要排查新建项目使用的工艺是否安全,自动化控制水平能否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废旧化工装置拆除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拆除施工单位资质是否符合要求。

  (二)其他使用氯、氨、剧毒和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企业

  使用液氯、液氨、剧毒化学品的自来水厂、造纸企业、大型冷冻库房、电镀和电子企业、游泳场馆等单位,建立和执行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

  使用易燃易爆危化品的企业和单位防火、防爆、防泄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

 执行的情况。

  危化品气瓶定期检查、检验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气瓶连接软管定期检查、实验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使用氯、氨剧毒和易燃易爆危化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定期演练情况,应急器材的准备情况。

  (三)危化品储存企业和单位

  危化品储存设施的安全防护距离、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应急预案和应急器材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建立了储罐罐体定期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

  操作规程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储罐是否装备高、低液位和超温超压报警,仪表、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有效。

  防超压、防汛、防倒塌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否落实。

  (四)危化品道路运输企业和单位

  是否取得运输资质,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是否取得上岗资格;运输车辆、罐车罐体和配载容器是否取得检验检测合格证明,车辆二级维护制度和定期检验制度执行的情况。

  运输车辆配置应急处置器材和防护用品情况,安装的安全监控车载终端、标志灯、标志牌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超载情况。

  承运的剧毒化学品是否通过随车携带剧毒化学品技术说明书或包装物加贴安全标签等方式载明化学品的品名、种类、施救方法等内容;是否携带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是否按照指定的路线、时间和速度行驶。

  (五)经营危化品的企业和单位

  销售危化品的企业和单位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的现象,是否严格执行“一书

 一签”(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标签)制度。

  销售剧毒化学品的企业和单位是否查验、登记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准购证、剧毒化学品公里运输通行证、运输车辆安装的安全标示牌。

  加油(气)站的设计、设施和周边的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卸油、加油、检修等重要环节是否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是否编制了科学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是否配备了必要的应急器材。

  销售氯酸钾的企业和单位是否建立并严格执行了流向登记制度。

  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特别是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充装单位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充装车辆资质、a 安全状况查验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严禁超量装载规定的执行情况;操作人员取得上岗资格证。

  危化品充装单位充装设备管道静电接地、装卸软管每半年进行压力试验情况以及充装设备的仪表和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有效;液化气体充装站是否采取防超装措施;有毒有害危化品充装站是否配备有毒介质洗消装置的情况;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和防化服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危化品充装单位证明资料不齐全、检验检查不合格、罐体内残留介质不详和存在其他可疑情况的罐车禁止充装危化品规定的落实情况。是否向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说明充装的危化品品名、数量、危害、应急措施、生产企业的联系方式等信息,是否向押运人员提供危化品信息联络卡。

  (六)处置废弃危化品的企业和单位

  处置废弃危化品装置、作业场所和储存设施安全生产状况。

  处置危化品装置正常开、停车和紧急停车安全规程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开车前和停车后确认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

 在检修、维修作业中,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起重作业、破土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废弃危化品储存设施的安全防护距离、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应急预案和应急器材是否符合要求;储罐区是否建立了罐体定期检查制度、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储罐是否装备高、低液位和超温超压报警,是否存在超储现象;仪表、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有效;防超压、防泄漏、防雷、防汛、防倒塌、防台风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否落实。

  三、如何治理安全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是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步一动地抓好具体工作落实。

  (一)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制度

  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企业负责人到每名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二)保证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

  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三)组织安全隐患排查

  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人员排查本单位安全隐患,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拉条挂账建立安全隐患信息档案,以记账销账的形式抓好问题整改。

  (四)做好安全隐患统计分析

  每季度、每年对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特别提醒:

  对于重大安全隐患除按上述要求报送外,还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

 有关部门报告(主要包括:1.隐患现状及产生原因;2.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治理方案)。

  (五)抓好问题隐患整改

  对于一般安全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有关人员立即整改;对于重大安全隐患,必须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问题隐患治理方案。

  特别提醒:

  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含 6 大要点(1.治理的目标任务;2..采取的方法措施;3.经费和物资落实;4.治理机构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六)落实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安全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及时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识,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相关装置、设施、设备的,加强维护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七)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

  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的安全安隐患,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要求及时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向下属单位和员工发布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到企业和员工安全时,必须果断采取人员撤离、停止作业、加强维护监测等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八)评估安全隐患治理情况

  对于被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安全隐患,

 在治理结束后应当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特别提醒:

  1.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评估,没有条件的就必须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评估。

  2.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包括:治理方案的内容、项目和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等),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

  惟愿安全警报永不响起!!!

  大队严格按照支队下发《关于转发部交管局的通知》的文件要求,每月组织开展一次队伍风险隐患排查研判,现将 7 月份队伍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思想教育活动:7 月 1 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97 周年,大队全体党员在方志敏纪念馆开展“七一重温入党誓言”活动、读《红色家书》和参观方志敏红色廉政文化展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通过重温入党誓言,激发了全体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党性观念,更加坚定了党员民警立足岗位、创新奉献的信心和决定;通过读《红色家书》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红色力量,展现了公安交通民警忠诚、担当的信念品格。认真听取讲解员的讲解,为方志敏烈士伟大的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所感染和鼓舞,深受启发和教育。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大队通过组织民警重温公安部“五条禁令”“三项纪律”《江西省政法干警执法办案“八不准”》、《全市全市公安交警作风建设暨领导干部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纪律规定,组织观看《警钟》系列警示教育片及学习厅交管局编发的《江西省公安局交警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选编》等专题警示内容,要求严格遵守各项禁令要求,定期开展自查自纠。

 三、严格督查精准到位:一是为及时准确掌握队伍中存在风险隐患,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提高违法违纪预测预警预防能力,要求全体民警、职工、协警认识队伍风险隐患排查研判对队伍管理的重要意义,重申各项规章制度和上下工作纪律,大队领导不定期进行督查,对影响公安交警形象、阻碍工作作风改进的问题“零容忍”绝不姑息迁就。二是全方位深入查找解决“怕、慢、假、庸、散”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使广大党员民警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政令警令更加畅通,抵制各类腐败侵蚀更加自觉,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更加牢固。三是队伍风险隐患排查研判根据上级要求大队制定《弋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作风建设暨领导干部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形成了常态明查、定向暗访的长效机制。四是严格落实考勤制度,每周由大队办公室牵头对各中队、科室民警、职工、辅警作风进行督查,重点检查上班期间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方面的问题,督查结果一月一通报,对出现的问题对中队、科室负责人和主要责任人实行“三谈”(第一次警示谈话、第二次训诫谈话、第三次处置谈话),并限期整改。

  四、坚决落实整改...

篇三:公安队伍风险隐患排查分析报告

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为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根据《**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意见》(陕安委[202**]10 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通过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加强源头管控,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准确分析和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前面、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坚决防范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二)工作目标:力争到 202**年底,实现区、镇(街道办)和企业多层次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形成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改自报,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

 二、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 (一)主要任务 1、评定风险等级。要全方位、全过程辨识企业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对辨

 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安全风险辨识要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防范遏制较大以上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原则上,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4 个等级,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国省行业管理部门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2、科学管控风险。要开展风险辨识、评估,明确风险点、风险等级、风险类型,建立“一图、两清单”(“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点分布图、风险管控责任清单、风险管控措施清单),实施风险公示和分级管控。

 3、完善基础数据。对已纳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企业,分行业建立风险点基础数据库、重大危险源台账,为安全监管提供信息化支撑。

 4、全面整治隐患。要建立健全以责任清单、隐患分级和排查治理标准、闭环管理和考核奖惩为核心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全面排查隐患,有效治理隐患。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系统化、程序化、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常态化。

 (二)责任分工 1、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行业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由区安

 监局负责。

 2、道路交通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行业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由区交通局负责。

 3、大型综合体、人员密集场所、民爆运输和使用等行业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由区公安分局负责。

 4、消防、高层建筑、电气火灾等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由区消防队负责。

 5、宾馆、饭店、商场(超市)等工贸行业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由区工信局负责。

 6、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等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由区住建局负责。

 7、市政设施、地下管廊、管线作业及城市运行等行业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由区执法分局负责。

 8、地质灾害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由区国土局负责。

 9、特种设备行业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由区质监分局负责。

 10、学校(幼儿园)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由区教育局负责。

 11、影剧院、网吧、印刷、娱乐场所、公园景区等行业“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由区文体局负责。

 12、医院、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垃圾堆场等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由区卫计局负责。

 13、涉农企业、农业机械等行业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分别由区农业局和区农业园区办负责。

 14、河道安全和水利设施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由区水务局负责。

 15、油气输送管道“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由区发改局负责。

 16、其他领域方面:如敬(养)老院、寄递物流等行业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由各自主管部门负责。

 三、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方法步骤 1、企业层面 (1)辨识安全风险。各企业要组织专业人员全面检查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生产系统、设备设施、输送管线、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点及重要建构筑物、施工场所、城市垃圾堆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

 (2)评定风险等级。各企业要对排查、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建立风险点基础数据库、重大危险源台账。确定风险类别(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坍塌、坠落等危险因素和高温、粉尘、有毒物质等有害因素,以及环境和安全影响)。按照风险点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根据各行业制定的安全风险分级标准,按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4 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等级,并绘制出“红橙黄蓝”安全风险电子分布图。

 (3)明确管控措施和责任。各企业要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

 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建立“两个清单”。一是管控责任清单,明确管控责任(企业、车间、班组、岗位),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二是管控措施清单,制定具体的管控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含在线监测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等)、物理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含应急管理)、教育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

 (4)风险公告警示。各企业要公示本单位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设备设施和撤离通道等。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明示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5)排查消除隐患。各企业要明确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立班组班前会、车间安全生产调度会、月安全生产办公会、季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会等制度,定期研究、分析、布置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工作。严格落实岗位、班组每日自查,安全管理部门每周检查、领导班子每月带队抽查制度。每月向区安监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属地镇办和企业职代会报告事故隐患自查自改情况(重大隐患及时报告)。编制隐患排查与整改验收表,实行对表排查、整改验收。形成企业隐患自查自改自报

 程序化、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常态化。作业现场配备职业病危害防护装备,定期检查更新。依法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防护用品用具,并监督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定期组织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现状评价,切实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权益。

 (6)加强应急管理。各企业要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应急预案,并与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有关应急预案相衔接。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专职救援队签订救援协议。制定重点岗位应急处置卡,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2、各镇办和各区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层面 (1)确定试点单位。各镇办和各区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辖区和分管行业领域特点,确定至少 1 家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效果较好的生产经营企业作为 202**年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企业。

 (2)排查风险点。各镇办和各区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负责督促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内的企业开展风险点(危险源)排查,重点排查可能导致较大以上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生产系统、设备设施、输送管线、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点及重要建构筑物、施工场所、城市垃圾堆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3)制定风险分级标准。各镇办和各区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对本辖区、本行业领域确定的试点企业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行论

 证、评估和完善。要根据区域、企业安全风险大小程度,按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4 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等级,绘制出“红橙黄蓝”安全风险电子分布图和安全监管网格图,并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制定“一企一策”和“一地一策”监管措施,实行动态化、差异化监管,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厘清人员监管责任清单,实行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追责。

 (4)制定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各镇办和各区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在确定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标准后,参考《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16 号)制定行业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并制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办法,督促行业内企业贯彻落实。

 (5)制定重大危险源判定标准。各镇办和各区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参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40 号)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标准,建立行业内重大危险源判定标准和台账,督促行业内企业贯彻落实。

 (6)加强风险公告警示。各镇办和各区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对人员密集场所等安全风险进行公告警示,重点公布应急处置方法和应急设施设备存放地点,以及应急疏散通道。同时,将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各企业单位。

 (7)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各镇办和各区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分级和排查治理标准,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对标排查、对标执法。并在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本辖区、

 本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监督检查,各村(社区)每半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检查过程中发现一般隐患责令立即整改,重大事故隐患,下达整改指令书,做到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对经整改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要坚决依法关闭、取缔。

 (8)加强应急救援管理。各镇办和各区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和队伍,建立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和事故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依托公安消防、大型企业等应急救援力量,加强企业、人员密集场所、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医疗救护等重点行业领域应急救援工作,扩大覆盖范围,增强专业救援能力。

 各区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主动与上级对口部门联系,对接“三项”标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重大隐患判定标准、重大危险源判定标准)的判定情况,若省级部门已制定出台,要严格贯彻落实;若省级主管部门未出台,要按照本《通知》要求,先行制定判定标准并开展各项工作,待省级对口部门公布标准后再行修订。

 (二)时间安排 1、202**年 5 月 20 日前,各镇办和各区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完成确定试点企业工作,并将试点企业名单上报区安委会办公室。

  2、202**年 7 月底前,各镇办和各区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完成试点企业风险点排查、评估工作,并建立风险点数据库。按行业、按镇(办)分别建立试点企业“一图、两清单”。

  3、202**年 9 月底前,各区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完成行业安全生

 产风险分级和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并制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办法。

  4、202**年 10 月底前,各镇办和各区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按区域、按行业建立全面的风险点基础数据库、重大危险源台账和重大隐患治理台账。

  5、202**年 11 月底前,各镇办和各区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按区域、按行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全面建立“一图、两清单”。

  6、202**年 12 月底前,各镇办和各区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全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组织领导,区上成立由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杨满卫任组长,区政府副区长刘国栋、区安监局局长陈印科任副组长,区工信局、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区执法分局、区交通局、区发委局、区国土局、区质监分局、区教育局、区文体局、区农林局、区水务局、区卫计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组织领导、安排部署、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督导检查和考核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安监局,具体负责方案制定、组织协调、督查检查、试点经验推广等日常工作。各镇办和各区级行业主管部门、各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提出具体实施方案,细化

 责任分工,明确工作要求,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严密组织,加强督促指导。一要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要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组织全员、全方位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加强在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工作,有效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设责任制和考核机制,逐级、逐岗签订责任书,做到责任无盲区、管理无死角。二要督促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企业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与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创建、运行过程中...

篇四:公安队伍风险隐患排查分析报告

017 涉恐隐患排查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成品油安全监管,全面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打击非法倒卖、非法运输、非法储存成品油违法违规行为,从源头商杜绝安全生产隐患和生态环境污染隐患,切实解决影响成品油安全管理的突出问题。四月以来,我县在市整规办的指导下,县委、县政府统筹安排,加强组织协调,各乡镇各成员单位形成工作合力,迅速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工作开展以来,对涉及非法经营成品油的违法行为保持持续高压态势,全县非法经营成品油现象得到了

  有效控制,形势持续好转,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高位驱动,组织部署工作扎实到位。

  为切实加强我县打击非法经营成品油行为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常委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分管安全和商务的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以县政府办公室文件行文制订了实施方案,明确了整治活动的指导思想、整治目标、整治内容,并召开了专项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对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工作内容提出明确分工:县商促局:负责拟定工作方案,查处未经许可擅自新建、迁建和扩建

  加油站以及成品油从业单位违法采购成品油的行为;县市场监管局:对无营业执照从事成品油生产、储存、经营、使用行为的企业依法进行查处和取缔;对查处的成品油质量进行检验;县安监局:依法查处未经安全条件审查建设的非法加油站;县公安局:负责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储存、经营、使用成品油行为,依法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查处成品油市场整治工作中出现的暴力抗法,妨碍执法公务等违法犯罪行为;县生态文明局:负责做好相关部门收缴的废弃成品油处置的环境监管;县交通局:负责全县范围内道路成品油运输的许可以及相关货运车辆的安全管理;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查处未经取得相关运输物资的违法运输行为;

  县公安消防大队:负责对加油站(点)、储油站(点)违反消防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县城管局:负责配合有关部门对占用城市道路、公共场地、违章建筑内兜售成品油的行为进行查处;县财政局:负责对执法整治过程没收并经检验合格国家准的危险化学品按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拍卖,所得收入上缴国库。中石化开阳分公司:负责收缴油品的抽取、转运和储存,并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成品油市场整治相关工作。明确了职责,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部门联动,行成合力,掀起严打非法经营成品油违法行动热潮。

  我县特别注重要求各责任单位强化日常执法监管,发挥职能效应,净化成品油流通市场环境,效果明显。全县共开展日常执法巡查 20 余次,出动执法车辆 30 余台次,执法人员 100 余人次,对县成品油经营进行日常执法检查。一是认真排查梳理,要求各沿线各村委会进行自查自纠,对属地范围内的非法储油罐进行彻底排查,发现非法储油罐的村委会要立即向上级政府和部门报告。二是加强矿山用油监管。因我县非煤矿山较多,部分矿山企业有自备用油储存点,对此我县安监部门要求各矿山企业必须限期对自备用油储存点进行整改,未取得相关资质的一律予以取缔。三是开展路面集中整治。我县由县交通局牵头,实现 24 小时全天候

  路面巡查,重点查处无合法经营手续的成品油流动加油车、非法改装加油车等车辆。四是取缔非法加油窝点和油库。由县公安局、县商促局、县安监局、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执法通过日常巡查集中整治,对我县各乡镇进行了彻底排查,自执法以来共查处非法倒卖汽、柴油窝点4起,收缴汽油3.13吨,柴油 1.33 吨,抓捕犯罪嫌疑人 3 人;查处非法储存甲醇窝点 1 处,收缴储油罐 2 个(储量20 吨/个),抓捕犯罪嫌疑人 1 人。

  三、存在的问题

  库存柴油处置难,我县矿山多,大多业主都有库存柴油现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若通过县商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依法收缴,对经营业主造成损失,可能增加不稳定

  因素,进而引发群体信访事件,只能通过安全监管和指导,从而增加各职能部门工作压力和工作量。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大巡查力度,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深入推进整治工作,确保 5 月底前全面完成非法加油点查处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对非法加油点保持“零容忍”,加油设备一律拆除,库存油一律处理,空罐一律注水并转运,非法搭建加油点一律拆除,坚决依法依规彻底整治到位。要强化整治过程中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合力调度,杜绝发生安全事故。要

  科学处理收缴油品,避免在转运、储存、处理过程中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要做好非法加油点经营业主的思想教育工作,防止出现不稳定因素,对阻碍整治的,坚决依法打击。

  三是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对本次查处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确保问题彻底整改到位,同时,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严防“死灰复燃”。

  五、工作建议

  为进一步规范成品油市场源头治理工作,建议省商务厅加大对贵州省各油库的监管力度。一是加强运输车队的管理,车队不能以运输之名倒卖成品油。二是要加强对出售给矿山、来料加工、建筑施工等单位的柴

  油储存点的安全进行监管,达不到安全储油的点不预供油。

  【2017 涉恐隐患排查报告 2】

  为进一步做好伊宁市应急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关于上报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源排查分析情况的通知》(伊州应急办发〔2017〕4号)要求,做好我市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我市应急办接到通知后,迅速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了《通知》精神,研究布置了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并组织了相关人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突发事件风险隐患集中排查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分工明确

  为做好我市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阿布力克木•努兰别克任组长,副市长阿比连•阿布力海尔任副组长的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监管领导小组,此次风险隐患排查具体由市政府应急办组织,负责总体部署、协调和督查;市水务局负责水库大坝、堤防的安全等;市国土局负责地质灾害等;市安监局负责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及企业消防安全生产等;市林业(园林)局负责森林防火等;市畜牧兽医局负责动植物疫情等;市卫生局负责公共卫生事件等;市公安局负责涉群的矛盾或不稳定因素等;市教育局负责涉及学校安全事项等;各村(社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人员配合相关部门排查辖区内的道路、河流、水

  库、防洪堤、林区大险、滑坡地段等突发事件隐患情况。各村(社区)、单位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和工作实际开展全面排查工作,并按时间要求上报排查情况。

  二、深入实际,实地排查

  一是各排查小组对所领导任务区内的各项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进行逐一摸排;二是根据实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制定隐患排查措施,落实专人监管,确保突发事件的各类隐患损失降低到最低;三是确定重点,明确职责,合力开展隐患排查工作。根据排查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我市确定各单位和基层组织是排查、评估和

  整改风险隐患的责任主体,负责本单位、本区域风险隐患的日常排查整改工作。对可能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隐患和严重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或不稳定因素等进行普查登记、分析评估。

  (一)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经过排查,在全市范围内排查出自然灾害类隐患 17 处,分布在巴彦岱镇、汉宾乡、塔什科瑞克乡、英也尔乡、达达木图乡、潘津乡、琼科瑞克街道辖区内,主要危险源是融雪降雨洪水、地下采矿砂,现我市已进入汛期,加紧做好防洪疏洪工作,保障人民群

  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市目前开展突发事件风险排查和整改工作的重中之重。此外,伊宁市匹里青河苏拉宫大桥上游防洪堤,位于潘津乡苏拉宫大桥上游至匹里青渠首之间河道老化防洪堤。经伊宁市水务局委托,由伊犁州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实地勘察,确定该区域易出现风险隐患。对已查出的险情,伊宁市水务局委托伊犁州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编制《伊宁市苏拉宫大桥上游防洪工程初设报告》并报送伊犁州水利局和自治区水利厅审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该区域进行全面整治。目前,该方案已经纳入自治区十三五水利规划,待国家下达资金后实施建设。

  伊宁市水务局于 2013 年已经制定了《伊宁市山洪灾害防治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防

  洪救灾小组人员 500 名,储备编织袋、防洪石、铅丝网等充足的应急物资,配备防洪应急抢险车辆 10 台,铲车、挖掘机 4 台。一旦发生险情第一时间可赶赴现场实施抗洪救灾工作。

  (二)公共卫生事件类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我市重点对公共卫生事件类突发事件风险进行了分析隐患排查,重点安排市疾控中心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置,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时网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含个例),除卫生监督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监督检查外,我市还在各街道、乡镇场安排了卫生监督协管员,进一步加强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

  管力度。我市将逐步改善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硬件设施和仪器设备配置。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工作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大力加强医疗救助队伍建设,加强消化道传染病疫情监督监测工作,加强卫生宣传,增强公众的公共卫生和饮用水卫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三)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根据职责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风险隐患排查,督促企业及时整改排查主要对象,包括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企业等;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排查和整改基础上,进一步深度排查,进一步整改,确保隐患不发或复发。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

  95 家,发现一般安全隐患 119 处,下达整改指令书 28 份并责令限期整改。经复查,所有隐患全部整改完毕,在整个排查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突发事件风险隐患。

  (四)社会安全事件类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当前,各类群体性事件多发,反恐斗争和对敌斗争形势复杂严峻。根据市委、政府的要求,成立了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各部门内勤为基层联络员,并下设应急处置组、法律宣传组、现场取证组、通讯保障组、信息研判组、后勤保障组等多个小组,明确每个组的工作职能,确定各组的工作人员,形成应急管理专家组和应急救援队伍,为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社会治安

  事件和恐怖袭击事件提供了组织保障。根据伊宁市维稳工作的具体情况,针对严重暴力性事件、突发性事件、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等,制定并下发了《伊宁市多警种处置打砸抢暴力突发事件演练工作方案》等 10余个工作方案,并配套建立了《伊宁市社会防控和处置突发事件三级响应机制》等 21个维稳工作相关措施,各项防控机制相互交叉,相互弥补,形成了联防联控应急联动机制。为不断增强各类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伊宁市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了社会安全事件类应急救援演练,各基层均相应制定了各类有较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预案,适时开展实地、实战和夜间的针对性演练。

  三、加强整改,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风险隐患监测网络,落实“一岗双责”,提高防范和处置能力,我市对近期可能存在和发生的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明确责任,把风险隐患的治理整改和排查工作贯穿于排查的全过程,对可在短时期完成治理整改的,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风险隐患;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治理排除的,制订整改方案和应对预案,落实治理整改措施、整改效果、责任人和期限等,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一旦事件发生,确保能够妥善处置、减少损失。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按照伊宁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针对存在的问题,把治理隐患、预防事故作为安全、维稳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积极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加强监督指导,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各个环节进行重点排查,及时整改消除可能酿成事故的重大隐患。

  (二)继续认真组织引导各村(社区)开展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充分发挥应急管理工作信息员的作用,做到信息及时反馈。

  (四)创新机制和方法,推动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深化。发动职工群众,搞

  好群查、群防、群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五)做好突发事件风险隐患的信息反馈工作。对排查出来的风险隐患认真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及时向上级报送相关信息。

篇五:公安队伍风险隐患排查分析报告

017 涉恐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报告

 按照 2017 年 5 月 20 日全省公安机关反恐大排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为有效预防涉恐事件发生,确保辖区安全与稳定,漩口派出所从四个方面着手,扎实开展反恐大排查工作。

  一是认真领会 7.20 会议精神,按照“全警动员、各司其职、专群结合、多策并举、务求实效”的原则和“见人、建底、建档”和“排线索、排漏洞、排重点”的要求,深入开展涉恐隐患大排查。

  二是加强情报信息收集工作,一旦发现不稳定隐患,做到第一时间落地查证、第一时间落实稳控措施,并及时报送国保大队和分管领导。

  三是按照 “四个围绕”,加强旅馆、网吧、出租房屋的清查力度,彻底摸清辖区流动人员的流动轨迹,切实做到来知源头,去知走向,底数清、情况明。

  四是针对辖区重要部位、人员密集区,进一步提高见警率,严防恐怖分子制造群死群伤的袭击事件。并指派专员加强枪支弹药、爆炸物品、散装汽油、管制道具的管控工作,严防流入恐怖分子手中。

  【2017 涉恐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报告 2】

  2017 年,博州应急管理工作紧扣自治区应急管理工作要点,以“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为目标,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以常规工作落实为抓手,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突出预案编制与演练,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社会危害和影响。

  一、领导重视,强化责任,应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㈠领导重视,应急委作用发挥明显。自治州政府常务会议先后 4次研究应急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审议专项应急预案 3 件。年初,州应急

  委及时召集全体会议,商议确定自治州 2017年应急工作重点要点并明确要求,应急委成员单位、各专项指挥部、州应急办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日益明确规范,全州一盘棋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已初步形成。

  ㈡基层组织日趋完善,上下联动能力增强。各县市应急管理办公室职能作用凸显,州直各部门应急管理领导小组都明确了具体科室专兼职工作人员;各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已全面完成,有人管事、能办成事。目前州、县、乡三级应急管理架构健全,工作职责明确,上下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

  ㈢应急管理专家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博州第二届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共 43 人,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

  安全、综合管理五大类,涵盖自治州各个领域和部门。在预案编制、相关规范性文件起草、应急救援等方面专家组作用得以较好发挥,尤其是今年全州应急管理绩效考核指标设置、“7•4”精河县八家户农场那仁果勒放牧点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在自治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过程中充分吸纳、采用了专家组成员意见建议。

  二、强化措施,务求实效,应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㈠加快应急预案修编,加强预案演练工作。根据《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县市、各部门对一些常备常用预案,编制简便实用的操作手册,明确突发事件应对的责任体系、

  现场指挥体系、工作流程和处置措施。目前,全州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已达 2521 件,其中各级总体预案 69 件、专项预案 367 件、部门预案 500 件;社会单元应急预案 1585 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已形成。预案演练突出易发事件多、潜在隐患大、救援能力薄弱的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实际、涉及面广、公众参与度高的预案演练。5 月 9 日,开展了由州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州长王志军担任总指挥,各救援力量参与,应急委成员单位观摩的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5•12”防灾减灾日,全州 53 所中、小学校 48700 余名学生同时举行了应急避震逃生疏散演练。是日,由分管副州长苖欣担任指挥长,州应急办、地震局组

  织在州地震局应急指挥中心举办了自治州地震应急预案桌面演练。9 月 1 日,博州政法委组织州公安局、武警博州支队、公安边防支队、消防支队,精河县武装部、公安局,博乐市戒毒所等 7 个单位 220 余人,在自治区重点乡镇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开展了州县维稳力量联合反恐处突演练。9 月 30 日,博州公安消防支队组织博乐市克尔根卓消防中队、博乐机场消防中队、阿拉山口市阿拉套消防中队及阿拉山口市相关单位在阿拉山口原油首站,开展油罐火灾应急救援演练。截止 11 月底,全州共开展各类应急演练 398次,部门演练 135 次。各县市、乡镇、学校等社会单元开展各类应急演练 263 次。

  ㈡重视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进一步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流程,坚持日报信息、突发事件信息、工作信息月通报制度,各县市和州直重点部门每日 19:00 前向州应急办报送日报信息,有事报信息,无事报平安,州应急办作为突发事件信息的总入口和总出口作用明显。完善了全州应急信息横向纵向交叉报告体系,实现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事发地应急办、州直主管部门、州公安局三个单位同时报告、相互印证,做到了速报,避免了迟报、漏报、瞒报。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立即反应,迅速开展先期处置,全力控制事态发展。7 月 4 日,博州精河县八家户农场那仁果勒放牧点发生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此次山

  体滑坡造成 6 名牧民死亡,1500 余只羊、78头(匹)牛马大牲畜被埋,直接经济损失 986万余元。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地质灾害三级应急响应和自然灾害救助二级响应,各级领导靠前指挥,各类专家联合会商,各方救援力量协同配合,在事发后 32 个小时在约500 万立方米堆积体中将 6 名失踪者遗体全部找到,极大地稳定了受灾家属和周边群众的思想情绪,体现了各级部门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关爱,彰显了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州县、部门上下联动的整体性,得到社会各界好评。今年 1-11 月共接报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305 起,其中自然灾害类 43 起(较大 5 起,4 月 21-27 日大风降温火灾,22 个乡镇受灾,直接经济损失 2.25

  亿元;“5•8”大风灾害,5 个乡镇受灾,直接经济损失 601.1 万元;“5•22”冰雹灾害,1个乡镇受灾,直接经济损失 690万元;“6•5”大风扬沙灾害,3 个乡镇受灾,直接经济损失 3266 万元;“7•4”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死亡 6 人,直接经济损失 986 万元)、事故灾难类 109 起(较大 1 起,“7•13”第五师 84 团辖区 3 死 2 伤交通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类 17起、社会安全类 136 起。全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突发事件。

  ㈢强化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加强源头治理。各县市、各部门,按照“安全关口前移、工作重心下移”的工作原则,对辖区内管理行业的风险源、重点隐患目标加大监测力度,认真落实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

  登记、监控和治理制度,建立风险隐患数据库和动态监控体系,做到风险隐患有排查、有登记、有监控、有治理。两县两市、州直各单位共排查出 4 类、51 种、241 个隐患点,对各隐患点的安全状态、可控程度、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整改措施等进行登记造册,责令责任单位进一步完善预防措施,确保其在可控范围。

  ㈣强化预警监测能力。气象、水利、农业、畜牧兽医、林业、交通等部门实行重大、关键、转折性天气过程分析会商制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国土部门在全面地质隐患排查的基础上与所有地质隐患点相关乡镇、村队签订速报责任书,制订中长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州安委会、卫生系统、畜牧兽医系统、

  信访部门建立联合会商预警系统,定期会商形势,对可能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发出预警。全年共发布灾害性气象预警信息 87 条、事故灾难预警信息 8 条、农作物和林业、草原病虫害趋势预报 12 期。

  ㈤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州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及各县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博尔塔拉军分区、武警博州支队、武警边防支队等驻博部队是博州重要的应急救援队伍;各专业部门的专业、半专业救援队伍、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是博州的主要应急救援队伍;乡镇(街道)民兵应急分队是博州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和社会维稳力量。目前,已登记各类应急救援队伍 525支、11063人。

  ㈥加快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融入到城市建设规划中,依托公园、绿地、广场、学校、体育场馆、人防工程、医院机构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目前全州具备基本生活功能的,有明显标志的应急避难场所 34 处,可容纳 14 余万人。

  ㈦强化宣教培训,提高群众应急意识。充分利用报刊、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微信等媒体,于“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世界环境日”、“宣传咨询日”等集中宣传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应急常识。8 月 27-28 日,举办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和各种灾害自救互救等相关知识为主

  要内容,全州两县两市及州应急委成员单位的 24 个代表队参加的自治州应急管理知识竞赛活动,实现应急管理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的“四进”目标。全年共悬挂宣传横幅 93 条,制作宣传展板 124块,张贴应急管理宣传挂图 1000 余套,公共安全手册 3800 余份,宣传折页 4600 余份,发放宣传资料 48640 份,向 6000 名手机用户播发防灾减灾信息,接受群众咨询 18500 余人次。应急管理培训已纳入各类行政学院培训课程,各职能部门更加重视系统内培训。组织应急委成员单位共计 80 余人收看了“8•21”国家应急管理专家闪淳昌关于应急管理知识的视频讲座。博乐市、温泉县和州地震局、文广新局、国网博尔塔拉供电公司

  等部门分别举办了相应的应急管理专题讲座及行业安全管理培训。

  ㈧信息采编报送工作有新突破。全年共编发应急管理 63 期,报自治区 63 期,向《和谐新疆》杂志社报送各类信息近 50 篇,被采用 7 篇,《和谐新疆》杂志社计划在 12月刊发博州专题。各县市、应急委成员单位共报送各类信息 1450 条,被采用 846 条。

  三、整合资源强化基础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㈠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各县市、各部门普遍建立了应急资源普查统计制度,不断创新社会化储备方式,采取与商店、企业签订供应协议和实行企业代储应急物资的模式储备应急物资。各级民政、水利、林业、卫

  生、粮食、公安、消防等部门建立了相应的应急物资储备库,生活救助、防洪抗旱、公共卫生、抢险救灾等应急物资储备及专业、半专业救援装备的种类和数量较上年有大幅度增加。目前,全州应急物资储备库为 35个,州、县两级应急办已登记工程机械、通讯器材、医疗救援、野外生存、现场调查、生活必需品、防汛抢险、防护装备等应急物资 1038 项。

  ㈡财政保障得以落实。州财政每年将应急保障经费与州长基金捆绑使用,上年用于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资金 394 万元,确保了应急管理常态和非常态工作需要。

  ㈢稳步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按照《自治州应急平台体系规划建设方案》有序

  推进应急平台建设,不断充实完善博州政府应急网,形成了博州突发事件数据库和应急管理业务档案库;博州应急管理网对上线 6个频道 97个栏目进行不断维护和更新数据,进一步丰富了文件数据库、应急期刊数据库、应急预案数据库的内容,及时反映自治州应急业务动态和国内应急动态信息。

  ㈣基层应急示范点建设常态化、标准化。按照有组织机构、有工作机制、有应急预案、有应急队伍、有应急保障、有科普宣传的“六有”标准开展应急基层示范点建设,全州已建成基层应急示范点 40 个,其中乡镇13 个、社区 6 个、学校 12 个、企业 9 个。

  四、创新方法,强化监督,制度建设日趋科学。

  ㈠完善在线考核系统。今年,进一步优化应急管理工作绩效考核细则,实行考核指标动态管理、考核情况适时通报、完成情况预警提示在线考核评价体系,突出综合考核评价导向作用,实现了各县市、州直 49 个部门单位应急管理绩效考核全覆盖。

  ㈡建立督查工作机制。强化了对常规工作的日常督查,突出了重要、重点工作的专项督查。今年着重就地震应急准备、应急预案演练、基层示范点建设、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进行专项督查,制发了通报,明确了存在问题的整改时限,同时进行跟踪问效确保整改成效。

  ㈢强化制度落实。严格执行 24 小时值班制和节假日领导带班制,加快推进应急处

  置联动机制建设,强化各专项指挥部综合协调,提高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到了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立即反应,迅速开展先期应急处置,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州、县两级按照事件性质、级别立即组织救援力量快速反应。诸如,“7•4”山体滑坡地质灾害事件,“8•5”G 30 线液化气罐车着火事件等事件的处置均是州、县、乡三级联动,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篇六:公安队伍风险隐患排查分析报告

风险管控 抓住关键少数 深入推进交警队伍风险隐患排查研判工作

 按照部局和总队部署,XX 支队紧密结合队伍实际,采取过硬工作举措,深入推进交警队伍风险隐患排查研判工作,初步实现了对队伍中存在的一些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进行预知、预判、预警和预防,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风险意识,跑在风险前面。加强交警队伍状况的分析研判,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对于加强新形势下交警队伍建设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树立风险无处不在的理念,充分认识加强队伍思想状况分析研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摆上重要位置,通过全面掌握队伍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健全队伍预警机制,提前研判,早介入,不断推进队伍风险防控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在治标治本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实现了队伍“零违纪、零违法、零投诉”的目标,社会满意度大提升,队伍汇聚了正能量,展示了新风貌。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但是近期,按照部局《交警队伍风险隐患排查研判制度》和省厅总队要求,召开了第一季度风险排查研判会,结合网络问政平台、信访、

 12345 市长热线等反应问题,通过与民警、辅警经常性的谈心交心、队伍思想状况定期研判、民警家属联系、听取的意见了解情况,支队长、政委约谈各科室、大队负责人,各大队、部门负责人约谈本单位民警、协警,对近期队伍风险隐患进行全面地梳理分析,共分析评估出可能影响队伍稳定或可能会引发违法违纪的风险点 7 个,发现掌握可能引发群众投诉、上访的不稳定因素 1 起,主要表现为一是特权思想仍然存在,个别民警仍以执法者自居,没有真正转换角色和观念,冷、硬、横、推、拖”等顽疾在执勤执法、窗口服务部门屡禁不止,引发群众的投诉,损害了警民关系。二是热点敏感岗位廉政隐患较为突出。存在专业人才青黄不接,依法办事意识淡薄,部分办案民警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不强,处置案情不及时,规定期限内无法办结,疑难案件无力侦破。三是辅警队伍管理存在不规范。目前有警辅人员 425 名,与民警的比例已经达到了 2.3:1。辅警工资待遇偏低,得不到社会认可,又看不到希望的困境中铤而走险,将辅警职位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平台,带来严重的廉政风险隐患。

 二、抓住关键少数,发挥关键作用。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落实队伍教育管理的关键。

 我们牢固树立“抓好队伍教育管理是本职,放任民警、辅警违法违纪是失职”的理念,围绕“一岗双责”抓落实,按照“分层级负责、分层级管理、分层级落实”的原则,构建队伍风险防控体系,尽心、尽力,种好风险防控“责任田”。

 一是构建层级管理框

 架。出台《XX 市公安队伍风险防控评估工作实施意见(试行)》,搭建以责任人为核心架构的支队长、政委--支队班子成员--各科室、所负责人--大队(大队长与教导员)--中队负责人(中队长与指导员) --党员、民警及辅警的层级队伍风险防控层级责任框架。

 二是落实层级管理责任。支队充分整合资源,全面落实各层级包保责任,与各层级逐级签订责任书 X 份,履行“一岗双责”,层层压实对队伍风险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责任人、直接责任人,让各层级将队伍风险防控工作落实到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并明确岗位职责,出台了 14 个科室大队岗位风险防范制度,先后签订承诺书 1228 份,明确民警、辅警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得做什么,划清底线、标明红线。

 三是明确层级管理任务。各层级认真履行层级管理职责,明确层级管理的具体任务,落实源头发现、分析、研判、管控、处置等层级管理措施,将业务工作与队伍风险防控同部署,做到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

  三、建章立制排查,准确分析研判。我们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的理念,抓纲举目,先后出台经常性的谈心交心、队伍思想状况定期研判、民警家属联系、队伍突出问题约谈、风险防控评估等系列制度,深入推进交警队伍风险隐患排查研判。

 一是建立 定期分析研判会议制度。高度关注改革调整、形势变化、任务要求可能带来的民警、辅警思想变化,通过与民警、辅警经常性的谈心交心、队伍思想状况

 定期研判、民警家属联系、听取的意见了解情况,支队长、政委约谈各科室、大队负责人,各大队、部门负责人约谈本单位民警、协警,运用综合研判法、一案一剖析一警示、数据分析法等方法了解民警、辅警小情绪、小反映、小问题,提高队伍风险防控针对性、有效性。

 二是建立“三级”研判机制。“三级”研判机制。采取支队对大队(机关部门)、大队对中队、中队对民警、辅警的“三级”研判机制,采取中队每周分析研判向大队递交书面报告,大队(机关部门)每月通过分析研判向支队递交书面报告,支队每月召开分析研判会,准确梳理涉及执勤执法、事故、车驾管、队伍、信息保密等风险点,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建立管控台账,提早敲警钟,掌握主动权。三是常态化风险隐患排查。严格对照“8 个方面情况 21 个问题”,深化队伍突出问题和执法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开展“一岗一查找、一点一防控、一责一落实”的风险岗位排查,找准准重点人、事和问题,面对面“发点球”,确保每个岗位查找的风险点准确、到位、不遗漏。用好执法记录仪和固定监控及考试智能评判设备,全程记录业务办理、查验、考试等过程,确定专人抽查其使用情况和声像资料,每周通报抽查结果,每月开展数据分析研判。

 三、多措并举,防控到位。我们落实措施,因人因事不同,研究具体防控举措。一是盯紧三个重点。

 盯紧关键节点。根据以往节假日、大型安保活动是队伍违纪高发节点的规

 律,我们高度敏感,未雨绸缪,事先开展专题警示教育,事中经常微信、短信、廉政屏保常提醒。并组织警务督察队开展常态化督查,促进民警、辅警时刻紧绷守纪这根弦。盯紧重点岗位。盯紧重点岗位。建立风险隐患排查档案。对各部门及民警、辅警九方面的风险、风险隐患八个表现,重点岗位权力清单,十类重点人员进行排查,并将支队领导、各科室、所、直属大队等重点岗位进行分类,确定为四个风险等级,对 67 个重点岗位进行风险等级管理,其中,三级风险岗位 2 个,二级风险岗位 30 个,三级风险岗位 35 个,有针对性地采取动态防控措施,确保隐患不升级、问题不触底,将风险化解在初始阶段。盯紧 重点人员。定期梳理纪律处理和不作为、不规范、小错不断等重点人员,逐一纳入防控视线,约谈提醒,经常警示敲打,发放 X 份《警示卡》、《提醒卡》和《纠错卡》,并因人施策,安排专人实行一对一帮扶,包教育、包管理、包转变,确保其不碰民警、辅警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越“警戒线”。二是运用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纪律处分等惩戒措施二是运用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纪律处分等惩戒措施。我们将队伍风险防控工作情况,纳入年度党风廉政责任制考评和目标绩效考评内容,与立功受奖、晋职晋级挂钩。同时各层级“一岗双责”在队伍风险防控评估工作中的落实,实行责任捆绑、问题倒查追责。针对违反队伍管理规定的民警、辅警,我们坚持逗硬处理,约谈民警(辅警)20 余人次,发放队伍预警通知书 5 份,及时化解群体性事件苗头 1 起、其他各类矛盾纠纷 10 起。并开展有针对性地开

 展各类风险教育,使全体民警和警辅人员充分认识到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根本上解决违纪苗头问题。三是主动强化内外监督。三是主动强化内外监督。整合资源,配强督察队伍,强化日常监督;向社会借力,通过社会满意度评价、12345 市长热线、信访、网络问政平台、网络舆情,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发挥家属助力作用。定期走访联系民警、辅警的“朋友圈”、“交友圈”,并开展每年十佳警嫂评选活动,鼓励家属做好八小时以外的监督,捕捉队伍存在的苗头倾向。

篇七:公安队伍风险隐患排查分析报告

XX 街道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突出问题整治、阵地管理提升行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经党工委研究决定,在全办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行动、突出问题整治行动和阵地管理提升行动(以下简称“三大行动”),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风险隐患排查行动 各单位要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全面梳理本单位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提高发现力研判力处置力,周密谋划好防险避险的先手和应对化解的实招。

 1.实时查。宣传部门负责对意识形态领域动态动向进行综合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预报预警。要建立与司法、综治、统战、网信、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信息交流机制,重要情况及时通报。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并实时更新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问题清单和信息库,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2.重点查。一是查重点部位,把互联网和学校作为风险隐患排查的重中之重,及时堵塞漏洞、补齐短板。二是查重点人群,加大对重点人员的教育管控力度,加强对无良“大 V”

 的管理约束,切断其发声滋事渠道。三是查重要节点,对可能借重要时间节点滋事生事的风险提前预判,适时启动应急响应。

 3.研判查。宣传部门要牵头建立定期会商、专题会商、随机会商相结合的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研判分析机制。各单位在作出重要决策、实施重要举措、举办重要活动、发布重要成果等“四重”工作时,要事先进行意识形态风险研判评估,并形成制度化。

 二、突出问题整治行动 各单位针对排查出来的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要列出问题任务责任清单,制定整治方案,开展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是:

 1.网络有害信息整治。网信、公安等部门要加强统筹、协同作战,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原则,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政治谣言和有害信息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坚决封堵。对屡次违规的网站论坛、自媒体账号等,由网信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程度采取约谈等措施,必要时上报上级网信部门,请求清理关闭。

 2.文化市场整治。一是开展非法出版物专项整治。重点查处政治性有害出版物,把好流入关;严格落实出版发行、印刷复制等各项制度,把好制售关;针对境外有关人员炮制性质恶劣、影响较大的有害出版物活动,综合施策,把好阻

 止关,全面遏制相关出版物的制售、传播。网信、公安、安全等部门要对涉政治性有害出版物销售、宣介、评论信息以及电子书、原文信息等开展专项监测,及时查删。二是开展文化演出市场专项整治。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辖区内文艺表演团体开展集中摸底排查,全面掌握演出市场基本状况,全面治理无证演出行为。强化监管,严查快办,严厉打击色情低俗演出行为,充分运用行政处罚和刑事打击手段,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力,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3.非法宗教活动整治。依法加大对非法宗教的打击力度,切断境内外勾连渠道,防止内应外合,兴风作浪。坚决打击敌对势力以宗教信仰自由为幌子,对农村基层、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渗透,尤其要严厉打击校园内传播宗教、举办青少年宗教假期培训班等非法传教活动。防止境外宗教组织以资金支持、学术交流、文化宣传、旅游培训等形式发展信徒、培植力量。加大对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治理力度,着力治理“沙化”“阿化”“清真”概念泛化等问题,坚决打击披着宗教外衣、歪曲宗教教义,传播极端、错误思想的行为。

 三、阵地管理提升行动 各单位要在开展风险隐患排查行动和突出问题整治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列出负面问题清单,切实加强日常监督,坚决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

 道,确保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可管可控,阵地管理得到质的提升。

 1.新闻舆论阵地管理提升行动。各类区属媒体要从严抓好采访、组稿、审核、发稿等各环节管理,严格落实“三审制”。完善新闻通气、阅评反馈、约谈批评三项机制,筑牢主流媒体讲政治、听招呼、守纪律的底线。加大新闻舆情监测力度,及时纠偏纠差,防止负面效应蔓延。

 2.思想社科阵地管理提升行动。管好各类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集体演讲、学术沙龙、讲座、论坛、讲坛、年会等,完善审批程序,严格监督管理,对那些在报告、讲座中传播错误观点的,主办单位要及时予以制止,并全力消除影响。民政部门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社会团体以及民办社科研究机构举办报告、讲座等的管理。

 3.文化文艺阵地管理提升行动。严格落实重点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的报备审批制度。文联及所辖各协会要压紧压实主管主办责任,加强对各类文艺演出、诗会笔会、作家签售、展览展示、文艺评奖、创作采风、研学游学、文化交流等活动的监管。

 4.社会宣传阵地管理提升行动。建立由宣传部门牵头,文明办、城管执法局等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对标语横幅、公益广告、宣传橱窗、电子屏等内容的审核把关和日常巡查。加强对辖区内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爱国主义教

 育基地、书屋、图书阅览室等的管理。抓好内部图书馆、陈列馆、资料室等的管理。

 5.网络阵地管理提升行动。坚持依法管网治网,加强巡查、管控、关防、处置力度,重点建好管好具有新闻舆论和社会动员功能的新媒体,加强内容发布审核把关,完善技术防控措施,划定政治底线,明确管理红线,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生态。加强网上舆情收集监测和分析研判,发现舆情隐患按规定和程序及时上报。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舆情应对“案例口径库”,提前做好预案,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及时果断发声,同步推进事件处置和舆情应对。及时掌握重点人和重点群体动态动向,加强思想教育和敲打约谈。聚焦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打造支敢发声、能发声、善发声的红色网评员队伍,及时疏导网络舆情,传播正能量。严格执行中央《关于规范党员干部网络行为的意见》,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网络行为的教育、引导、管理。

 6.学校阵地管理提升行动。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完善“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强化教师队伍管理,加强教师聘用、考核中的政治立场考察,将教师思想政治表现和课堂教学要求与职称评定、评优奖励等挂钩。严格执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一会一批”制,加强对校园内各类读书会、学术沙龙、集体演讲等活动的管理。加强对校园网、

 微博、微信、QQ 群等的运维管理。加强对学校图书馆(室)、广播站、校报校刊、宣传橱窗等的管理。加强学校项目和资金管理,强化对中外合作办学、对外文化交流、学术交流合作等的管理。

推荐访问:公安队伍风险隐患排查分析报告 排查 隐患 风险

版权所有:贝贝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贝贝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贝贝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湘ICP备12009743号-21